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奋力追逐稀土材料科技前沿
——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厦门稀土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有桂

 
  2017年,黄有桂从日本回到国内,选择回福建老家工作、生活。这一年,距离他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出国发展,已过去近10年。
  回国后的他,加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厦门稀土研究中心。4年多来,他在超分子笼的设计及其应用,光、电、磁等刺激响应材料设计及其应用,多孔材料在空气净化和水净化方面的应用研究等领域潜心耕耘,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并将成果转化于各个领域,为福建省材料学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尽力。
  漫漫求索路
  黄有桂的老家在福建省宁化县。这个地处福建省西部与江西省交界的边陲县,曾经以“红色”而闻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的4个出发地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闽西革命期间所作的那篇著名的《如梦令·元旦》里就写到“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而大家所不熟知的是,宁化县矿产资源丰富,是福建省重点矿产县之一,被誉为“有色金属聚宝盆”,已探明的金属矿、非金属矿品种分别达十六七种,特别是稀土矿分布广泛,含矿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60%以上。或许正是故土这种冥冥之中的关联,引导黄有桂之后在稀土材料科学研究道路上的不断求索。
  1999年,黄有桂从宁化一中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之后考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博连读,师从中国科学院洪茂椿院士。2008年博士毕业之后,为了探求国际材料学方面的科技前沿,黄有桂申请了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博士后,并获得通过。2013年,他又申请到日本JSPS特别研究员经费的支持加入九州大学从事研究,辗转从美国到了日本。2015年,他加入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从事科研工作,直至回到祖国。
  从大学起近10年的求学之路,到国外近10年的科学研究,黄有桂一直站在材料学研究的科技前沿阵地,更是为他在这条道路上的不断奋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深情归桑梓
  在国外的日子里,黄有桂经常思乡念国。2017年,他毅然回到了祖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福建。这其中,有一个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那就是他的导师洪茂椿院士。这位长者,既是一名为人师表的科学大家,更是一名识人任人的伯乐。虽然那时黄有桂已初步在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站稳脚跟、小有成就,但洪茂椿院士欢迎他回到国内来,为祖国的材料学研究作出直接贡献,并欢迎他回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来搞研究,诚邀他加盟刚组建不久的厦门稀土研究中心。
  在导师的循循善诱劝导下,在祖国科研事业不断发展的感召下,黄有桂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厦门稀土研究中心,并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团队。
  相比起这些年在国外的经历,黄有桂觉得国内外的科研环境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虽然过去美国、日本的科研条件相对更好一些,但是在国外做博士后研究的自由度并不高,申请博士后独立科研经费也并不容易,同时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上还会遇到天花板。而国内通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科研环境改善了很多,同时,他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可以相对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这就为他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的空间。
  潜心向未来
  在厦门稀土研究中心,黄有桂开启了新一轮创业的历程。中心为他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发展环境,但同时他也得把团队组建与发展的责任扛起来。人员不足,他就一方面去招揽归国的留学人员,另一方面到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招聘毕业生;研究经费缺乏,他除了向直接上级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争取支持,还努力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厦门市等申请科研经费。在研究项目合作上,他领导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并与国外相关单位合作。
  通过他和团队成员的不断努力,在稀土材料和超分子研究领域已初显成效,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业的认可,陆续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同时,他们也将逐渐探索一些应用型的研究,努力将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近年来,他及其领导的团队已先后在国内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20多篇,被引用2000多次;申请日本专利1项,中国专利1项。他个人于201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团队百人”称号,2018年获得海西研究院“百人计划”以及第十批厦门市“双百人才”计划资助。
  回顾20多年来求学和科研经历,黄有桂觉得做基础研究是很难的,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近年来社会各界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只要他们潜心于科研技术攻关,那么未来材料学研究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特约记者 王日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