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创新路勇闯创业路
多孔材料是一种含有大量相互贯通或封闭空腔的材料,我们熟悉的活性炭就是其中之一。多孔材料已被广泛用于吸附、催化、离子传输等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孔材料在光电材料、生物医药中的应用价值也日益引人注目,并有望于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应用范围上得到更大突破。因此,开发合成具有更多功能的新型多孔材料,已经成为化学、材料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之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刘天赋正是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科研这个职业选择是“偶然中的必然”
一谈起自己的研究,刘天赋难免流露出兴奋之情,滔滔不绝起来:“传统多孔材料,比如活性炭、沸石,在生活生产中很常见。它们的吸附性能突出,而且易于加工,生产成本比较低廉,运用广泛。但针对特定场景、特定物质时,我们往往需要特异性吸附更突出的材料,而基于有机分子构筑的新型多孔材料正是在特异选择性上有着突出的优势……”
刘天赋说,自己之所以走上化学科研之路,完全是属于“偶然中的必然”。
刘天赋的父母都是到黑龙江插队的北京知青,因此刘天赋从小在黑龙江长大,直到考上了大学全家才搬回北京。2005年,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进行实习。
“一直以来,没有感觉自己对化学有什么特别的喜爱,而在中科院化学所的那段时间,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才真正领略了化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奇妙,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了科学研究过程中探索未知世界的魅力所在。当初如果没有这个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作为我科研的启蒙地,可能我就不会培养起对科研的兴趣,最后也就不会把科研做为职业选择,所以我说,这是‘偶然中的必然’。”
中科院北京化学所不仅是刘天赋走入科研殿堂的引路石,更是刘天赋来到福建,来到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的“红娘”。化学所一位指导过她的导师告诉她,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曹荣研究员是一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研究方向上也是相符的,“你不妨去报一下他的研究生。”就这样,2006年,刘天赋第一次来到了福州,成为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的一名研究生,她的硕士、博士导师就是曹荣研究员。
受益无限的“一字真言”
如果问刘天赋在硕士、博士学习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学术前辈们,特别是导师曹荣研究员对科学研究‘正’的态度。”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在结构化学方面力量雄厚,拥有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在这里,刘天赋不仅领略了吴新涛院士、洪茂椿院士等“学界大V”开放、亲和、严谨的学术风采,更在曹荣研究员的精心指导中切身体会和树立了正确的学术态度。
“曹老师对我们的指导是全面的,既有在科研方向、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上的指导,又有在关键环节、重点难点、学术规范等细节上的指导。但我觉得,从他身上我最大的收获是对待科研、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我把这种态度归纲成一个字:正。”
爱因斯坦说,很多人认为是才智造就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有什么样的学术品格,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科学家和成果。科研也可以讨巧的,选择一些短平快的项目,用最少的精力和投入追求收益最大。但是,曹荣研究员在实际科研和教学中,一直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的治学教学态度,在他的教导、把控下,他的课题团队始终保持着踏实的学术风格。刘天赋回忆:“当时我们在讨论做什么课题、怎么做这个课题,都是服从于高质量完成这个目标点,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这些训练,不仅让我们这些初入门的学生掌握了更扎实的科研基本功,也培养了我们端正的科研态度。”
她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回头看一下,比起学科知识,这种态度对我更有帮助。后来不论我是留学深造,还是独立带团队、搞研究,都是坚持了这种思路。”
2011年9月,刘天赋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赴美国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5年间先后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刚到国外时我深深感觉到了当时中美两国间在化学前沿研究上的差距,当时我最经常出现的想法就是‘原来他们的想法还可以这么新’‘原来化学科研还可以这样做’,所以我在国外那几年,一直在密切关注和跟踪着欧美几个水平领先的课题组的研究动向。”但是,接下来的几年,刘天赋发现国内研究水平迅速追赶上来。尤其是2015年,刘天赋回国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一个学术会议,很多中国同行在会上分享了一些尚未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她惊讶地发现,国内的研究水平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了,“这四五年间,中国的科研水平提升的速度非常快”。这对刘天赋产生了很大的震撼,“国内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回国是一个更适合我、也更有意义的选择。”
2016年,刘天赋回到福建,入职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着手组建自己的课题组。从“学生”到“学者”“老师”,这对她是一个跨越,也是一个挑战。她说,立足从前辈身上学到的“正”的态度,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团队建设方法:适当宽松与适当监督相结合。
“在我们团队中,当思想交流、学术讨论时,大家畅所欲言、充分碰撞。但在课题选择、研究方向上,我们又要进行适当的监督和督促。无论是宽松还是监督,出发点都是服务于科学研究,不投机取巧,这是一定要坚持的原则。”
科学研究就是要探求事物发展的真相和规律,而这种真相与规律,有时和人们的预想不一样。作为科学家,应当有这种韧性,但作为还在成长中的学生,往往会泄气甚至在选题时“拈轻怕重”。刘天赋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学生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往往会向少数难度低,或者已经有人探过路的课题上集中,有挑战的课题经常没人愿意选。放任下去,后果就是我们团队内部的研究不可避免的同质化,以及研究力量的分散,难以统筹形成拳头,成了蜻蜓点水。这个时候,我在给学生鼓劲的同时,也要适当监督,引导鼓励他们去探索未知世界。”刘天赋说过一句话:如果科研真有捷径的话,那路上一定挤满了人。她也常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的团队成员和学生们,一味追求“短平快”、搞“跟班式”科研,往往会错失重大科研发现,最终会扼杀团队的创新能力,甚至在科研理念上出现扭曲。
在刘天赋的努力下,目前,她建立了一支梯队健全、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包括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近30人。在科研上踏实稳健,刘天赋先后承担了科技部重点专项子课题、中科院国际合作、福建省百人计划等多个课题,并参与了多个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在新型多孔材料的研究上稳步前行。
开辟创业新战线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长期以来在科研人员创办科技企业、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方面抱着积极支持的态度,并率先摸索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关于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及应用的配套机制,为科研人员创业创新打造比较宽松的环境。在此之前,已孕育出了以福建中科光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2019年,刘天赋创立福州原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迈出了自己创业道路上的第一步。
刘天赋一直对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果能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得到应用,那将是对自己科研工作最大的肯定。我们研究所也很支持科研成果转化,我也希望自己可以走出舒适圈,所以就走上这条路了。”
新型多孔框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一直是科学界前沿热点之一,在石油化工、空气水体净化、生物医药等领域,新型多孔材料具有很大的潜力。刘天赋团队开发的多孔框架材料,具有特异性强、分离效果好、可设计性高等多种特点,在环保领域大有可为。“比如我们可以设计对甲醛有选择性吸附的多孔材料,用于空气净化中甲醛的去除。再比如在口罩和防毒面具中使用这类材料,有可能实现对特定有毒有害物质的阻挡和隔离。”
目前,刘天赋的企业仍处于创业的初始阶段,一边要通过科研持续优化完善产品,一边要为产品找用户、找市场。她说:“万事开头难。有时候联系多家公司进行材料优化,根据反馈进行完善,经常试着试着就没有音讯了。幸好单位的机制比较给力,团队也比较坚持,这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又强调了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给了我很大的信心。相信闯过难关后就是坦途,我们的新型多孔材料一定能为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以优质平台吸引集聚更多人才
当我们请刘天赋回顾自己成长成才道路的启示时,她谦虚地表示自己现在只能算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前进,同时她也说,人才的成长和集聚,平台很重要。某种程度上讲,优质平台的集聚度直接影响人才的集聚度。
刘天赋用自己的切身经历为例说,如果当初没有中科院北化所这个高水平人才平台的熏染,她可能就不会走上科研道路;如果不是有中科院福建物构所这个高水平平台的吸引,留学回国后她可能就不会落地福建。因此,“优质人才平台载体越多,人才的选择越多,就越能推高区域人才的集聚度。建议福建省、福州市要在引进、建设高水平人才平台载体上加大力度,包括努力增加高校数量、提高博士后站点培育支持力度、提升现有平台的承载能力,为提高人才集聚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特约记者 段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