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红印山1号”人才驿站实施党建引领工作机制
三明市“红印山1号”人才驿站(以下简称“驿站”)依托福建省华悦文化投资有限公司,采取“共建共办、外联加盟”等方式,融合省、市级众创空间和省级文化产业、海峡动漫产业等示范基地平台作用,于2020年10月成立。近年来,驿站秉承“党建引领、集聚人才、凝聚智力、服务发展”的宗旨,探索实施“333”党建引领人才驿站工作机制,筑巢引凤,聚集各类人才,为加快推进三元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2021年12月,驿站被三明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评为首批“三明市级人才驿站(人才之家)示范站”。
坚持三个融入,增强“党建+人才驿站”凝聚力
驿站以“支部书记+驿站党(专)员+专业社工”运作模式,着力发挥党支部在驿站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建+人才驿站”的人才服务体系长效机制。
找准切入点,将党建工作与驿站经营相融入。紧紧围绕驿站可持续发展推进运行,实现党建工作和驿站发展的有机融合。驿站采取党支部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层领导“交叉任职”方式,由公司副董事长担任驿站党支部书记,形成“党支部班子成员参与驿站管理例会”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桥梁纽带作用,经常性加强党建工作与驿站管理双向交流沟通,共同研究对策,参与解决驿站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立足支撑点,将党建工作与驿站人才培养相融入。驿站按照“党员人才化”和“人才党员化”的思路培养人才,坚持“双向培养”,优先吸纳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驿站专员,同时,将公司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建立党员联系人才制度,要求每名党员至少要与2名人才结对帮扶,不断扩大党员队伍的建设。近年来,驿站党员由原来的3名发展到10名,取得了较好成效。
明确着力点,将党建工作与驿站文化相融入。延伸拓宽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内涵,注重驿站人才的道德教育和团队精神培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人才集中学习12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实践活动7次,进一步增强党员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搭建三个平台,提升“党建+人才驿站”融合力
坚持“党建先行”理念,通过开展党员人才共管、活动共办、资源共享、难题共解4种共建方式,推动“党建+驿站”深度融合。
搭建专班服务创新创业平台。驿站推行党员联系人才制度,建立10个党员服务专班,打通联系服务优秀人才以及人才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宣传人才政策,解决安家、生活等各类问题100余个;每季度组织人才活动,广泛邀请各类优秀专业人才前来交流合作,吸引省内外10多所高校师生及社会精英人士30余人,吸引一批大学生及在外乡贤返乡创新创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3份;为营造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环境,服务创业发展,帮助人才渡难关,驿站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入驻人才和团队积极争取减免入驻场地租金,2020年以来,共为12家人才创新创业企业和团队减免租金22万多元,扩大影响力,为公司带来品牌效应。
搭建党员发声助企发展平台。定期召开党员人才、群众说事会,开展“我为企业发展进一言”金点子征集活动,与三元区委组织部、统战部,区工信局、人社局等部门联办,组织人才听工作进展、诉人才心声、议发展措施,在“政企直通车”平台广泛征集问题,截至目前已收集三明厦钨、台明铸管等企业问题110个,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77个;在疫情期间,联合三元区人社局、工信局与商务局等部门,向辖区企业和外省务工人员发出《留元过年倡议书》,落实“11+6”(11条留岗员工暖心政策、6个助企稳产大礼包)政策措施,盛达化工、汇华等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开展组织关爱暖心行动,热心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实际难题,实现全区650名工业、商贸、省市重点项目领域的外省人员留元过年,17家规上工业企业、6家大中型商超企业确保春节期间不停工、不歇业。
搭建志愿服务反哺社会平台。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突击行动,自疫情发生以来,驿站联合全区53个两新党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建“战役突击队”“复工突击队”等志愿服务队伍30余支,“白加黑”奋战在抗疫一线,主动捐款300余万元、生产捐赠医用口罩、手套、智能型医用测温枪等防护物资9000余件,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保障。
实施三大计划,激发“党建+人才驿站”新活力
驿站坚持“党建+人才服务”的服务特色,助力人才引育工作,以优质服务赢得企业、人才的认可,让人才驿站成为企业之家、人才之家,增强人才驿站党组织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实施人才管家计划,增强服务质效。驿站持续拓展党组织“红色管家”理念与职能,为辖区50名高层次有个性化需求的人才及35家规上企业配备人才管家,“保姆式”服务,在政策咨询、来明创业、入驻园区等方面提供一对一服务,累计开展各类咨询和服务780余次,服务时长总计近950小时,全力把党的政策通过人才驿站直通企业、人才,确保企业和人才全方位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
实施人才引育计划,强化服务供给。发挥人才驿站“人才蓄水池”作用,立足三元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企业,定期收集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引进各类人才,截至目前,共征集辖区规模以上人才需求企业55家,需求总人数2000多人,解决企业基础性人才需求1500多人;同时做好培育人才的平台,共建“驿站+企业”党支部,以“实训+研发”的培训模式,组织200多名动画专业大学生创业实训,累计创作世客会动漫介绍片等30多项文化创意作品,在全国动漫专业大赛中获10多次大奖,其中《少年陈景润》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万寿岩历险记》在三明各博物馆放映,实现企业达到近千万元的销售收入,为福厦等地动漫创意产业培训并输送了一批创业人员。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孵化并入驻企业21家,其中10家文化企业、5个名家工作室、3家“互联网+企业”、3个创客工作室。
实施人才交融计划,提升人才社群环境。驿站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站内分为“活动展厅、休闲吧、洽谈室”三大空间板块,突出“五大功能”,分别是党建工作阵地、服务群众平台、组织活动中心、人才服务平台以及信息交流枢纽。立足人才专业领域、兴趣爱好和企业需求,组织开展朋友圈交融活动,构建人才企业之间互助平台,打破信息共享不到位、共同发展难等问题,近年来举办各类主题沙龙活动8次,惠及企业近百家,人才近千人。
据介绍,接下来,驿站将继续探索“党群服务中心+人才驿站”二位一体党建引领人才服务模式,做好聚才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文章,把人才驿站打造成产业发展和人才振兴的“最强辅助”。(林勇)
坚持三个融入,增强“党建+人才驿站”凝聚力
驿站以“支部书记+驿站党(专)员+专业社工”运作模式,着力发挥党支部在驿站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建+人才驿站”的人才服务体系长效机制。
找准切入点,将党建工作与驿站经营相融入。紧紧围绕驿站可持续发展推进运行,实现党建工作和驿站发展的有机融合。驿站采取党支部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层领导“交叉任职”方式,由公司副董事长担任驿站党支部书记,形成“党支部班子成员参与驿站管理例会”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桥梁纽带作用,经常性加强党建工作与驿站管理双向交流沟通,共同研究对策,参与解决驿站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立足支撑点,将党建工作与驿站人才培养相融入。驿站按照“党员人才化”和“人才党员化”的思路培养人才,坚持“双向培养”,优先吸纳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驿站专员,同时,将公司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建立党员联系人才制度,要求每名党员至少要与2名人才结对帮扶,不断扩大党员队伍的建设。近年来,驿站党员由原来的3名发展到10名,取得了较好成效。
明确着力点,将党建工作与驿站文化相融入。延伸拓宽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内涵,注重驿站人才的道德教育和团队精神培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人才集中学习12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实践活动7次,进一步增强党员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搭建三个平台,提升“党建+人才驿站”融合力
坚持“党建先行”理念,通过开展党员人才共管、活动共办、资源共享、难题共解4种共建方式,推动“党建+驿站”深度融合。
搭建专班服务创新创业平台。驿站推行党员联系人才制度,建立10个党员服务专班,打通联系服务优秀人才以及人才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宣传人才政策,解决安家、生活等各类问题100余个;每季度组织人才活动,广泛邀请各类优秀专业人才前来交流合作,吸引省内外10多所高校师生及社会精英人士30余人,吸引一批大学生及在外乡贤返乡创新创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3份;为营造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环境,服务创业发展,帮助人才渡难关,驿站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入驻人才和团队积极争取减免入驻场地租金,2020年以来,共为12家人才创新创业企业和团队减免租金22万多元,扩大影响力,为公司带来品牌效应。
搭建党员发声助企发展平台。定期召开党员人才、群众说事会,开展“我为企业发展进一言”金点子征集活动,与三元区委组织部、统战部,区工信局、人社局等部门联办,组织人才听工作进展、诉人才心声、议发展措施,在“政企直通车”平台广泛征集问题,截至目前已收集三明厦钨、台明铸管等企业问题110个,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77个;在疫情期间,联合三元区人社局、工信局与商务局等部门,向辖区企业和外省务工人员发出《留元过年倡议书》,落实“11+6”(11条留岗员工暖心政策、6个助企稳产大礼包)政策措施,盛达化工、汇华等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开展组织关爱暖心行动,热心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实际难题,实现全区650名工业、商贸、省市重点项目领域的外省人员留元过年,17家规上工业企业、6家大中型商超企业确保春节期间不停工、不歇业。
搭建志愿服务反哺社会平台。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突击行动,自疫情发生以来,驿站联合全区53个两新党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建“战役突击队”“复工突击队”等志愿服务队伍30余支,“白加黑”奋战在抗疫一线,主动捐款300余万元、生产捐赠医用口罩、手套、智能型医用测温枪等防护物资9000余件,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保障。
实施三大计划,激发“党建+人才驿站”新活力
驿站坚持“党建+人才服务”的服务特色,助力人才引育工作,以优质服务赢得企业、人才的认可,让人才驿站成为企业之家、人才之家,增强人才驿站党组织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实施人才管家计划,增强服务质效。驿站持续拓展党组织“红色管家”理念与职能,为辖区50名高层次有个性化需求的人才及35家规上企业配备人才管家,“保姆式”服务,在政策咨询、来明创业、入驻园区等方面提供一对一服务,累计开展各类咨询和服务780余次,服务时长总计近950小时,全力把党的政策通过人才驿站直通企业、人才,确保企业和人才全方位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
实施人才引育计划,强化服务供给。发挥人才驿站“人才蓄水池”作用,立足三元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企业,定期收集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引进各类人才,截至目前,共征集辖区规模以上人才需求企业55家,需求总人数2000多人,解决企业基础性人才需求1500多人;同时做好培育人才的平台,共建“驿站+企业”党支部,以“实训+研发”的培训模式,组织200多名动画专业大学生创业实训,累计创作世客会动漫介绍片等30多项文化创意作品,在全国动漫专业大赛中获10多次大奖,其中《少年陈景润》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万寿岩历险记》在三明各博物馆放映,实现企业达到近千万元的销售收入,为福厦等地动漫创意产业培训并输送了一批创业人员。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孵化并入驻企业21家,其中10家文化企业、5个名家工作室、3家“互联网+企业”、3个创客工作室。
实施人才交融计划,提升人才社群环境。驿站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站内分为“活动展厅、休闲吧、洽谈室”三大空间板块,突出“五大功能”,分别是党建工作阵地、服务群众平台、组织活动中心、人才服务平台以及信息交流枢纽。立足人才专业领域、兴趣爱好和企业需求,组织开展朋友圈交融活动,构建人才企业之间互助平台,打破信息共享不到位、共同发展难等问题,近年来举办各类主题沙龙活动8次,惠及企业近百家,人才近千人。
据介绍,接下来,驿站将继续探索“党群服务中心+人才驿站”二位一体党建引领人才服务模式,做好聚才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文章,把人才驿站打造成产业发展和人才振兴的“最强辅助”。(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