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人才聚智汇南平产业兴
本报讯 5月31日,2022年福建·南平“才聚武夷”人才峰会召开(如图),旨在加快实施“才聚武夷”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硬措施”、提升“软环境”、打造“新舞台”,加速推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有温度的人才聚集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陈坚,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侨大学教授蒋剑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等专家学者线上参会。省委组织部二级巡视员林荣勇,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国龙、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南、武夷学院校长吴承祯等省内高校领导及部分南平籍专家学者参会。林瑞良、袁超洪、罗志坚、林斌等南平市领导参加会议。
林荣勇在致辞中希望南平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省委提出的“南平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大做强茶、文旅和康养等产业,建设好武夷山国家公园”要求,不断加大引才育才工作力度,持续深化校地交流合作机制,健全完善创新创业载体平台,积极营造安居乐业环境氛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南平建功立业。
林瑞良说,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南平正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风景经济,建设福建客厅,推动“新风景”变为“新经济”,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将树牢重才、爱才、惜才的理念,健全完善聚才、用才、留才的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最好的资源和最优的服务,把南平打造成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真诚希望海内外优秀人才走进南平、选择南平、扎根南平、逐梦南平,在技术合作、科研攻关、创新创业中成为南平的“新市民”。
“智汇武夷”线上平台正式开通
现场举行“智汇武夷”线上平台开通仪式。
该平台立足为人才和用人单位搭建功能多元、操作便捷的人才服务“神经末梢”,是集人才政策宣传、奖补申报、招聘岗位发布等渠道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旨在打造立体式人才服务体系,实现人才优惠待遇线上受理、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为南平高质量发展聚智纳贤。
目前,使用者可在平台上申报的项目有住房保障项目(租房补贴、人才公寓、购房补助、人才奖励房等);经费支持项目(大学生来南平安家补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补助、企业吸纳人才补贴、返乡创业补贴等);市级高层次人才认定及相关待遇兑现(通过平台受理、审核,确认市级D、E类高层次人才,兑现相关人才优惠待遇)等。
值得关注的是,“智汇武夷”线上平台手机端不仅可与电脑端无缝衔接,还能实现社保参保基本信息导入及在线人策匹配功能等,为人才带来更多便捷、省心的服务。
校地合作项目签约
大会现场还举行校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南平市领导余文权、何明星、杨新强、林湫、龚志阳代表市政府,分别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校地双方将紧扣合作内容,扎实开展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积极构建校地之间多层次、宽领域的深度合作关系,促进高校科研与地区人才工作互补融合,真正实现校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陈国龙代表参会高校致辞。他表示,福州大学与南平市的合作渊源已久、基础深厚。市校双方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开启更有广度、深度、温度的合作。福州大学有基础、有能力,也非常愿意为南平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相信在南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才聚武夷、智汇闽北,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首批4个“揭榜挂帅”项目发布
会上,南平市发布首批4个“揭榜挂帅”科技重大专项,向全国范围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征集能够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的研发团队或解决方案。
此次“揭榜挂帅”重大技术需求(难题)榜单,是南平市重点围绕“3+4+5”产业集群和“五个一”特色产业,征集2021年度“揭榜挂帅”重大技术需求(难题),组织开展2021年度“揭榜挂帅”重大技术需求(难题)调研后凝练形成。
“揭榜挂帅”项目研发资金以企业出资为主,政府搭平台、促合作并给予适当资助,旨在通过构建“寻榜、发榜、揭榜”全链条机制,为市内企业发展最大限度汇聚智慧和力量,实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技术突破和自主可控发展,提升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个项目分别是:由福建闽瑞新合纤股份有限公司发榜的“感温变色超细复合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榜额为2000万元。该项目需求为重点解决热粘结聚酯纤维(ES纤维)成型加工中遇到的容易断点和稳定性差等关键性技术问题,着力打破国外对感温变色材料制作技术的垄断,开发防疫防护服等安全防护卫生用品所需要的特殊感温变色纤维材料,促进传统纺织材料生产提质增效。
由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发榜的“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特征微生物(酶)转化机制研究及技术应用”,榜额为600万元。该项目需求为研究武夷岩茶“岩骨花香”韵味特征形成机制和品质提升技术,标准化稳定化岩茶特征韵味、开发茶衍生品等,实现岩茶产业技术的迭代升级,为武夷生态岩茶的可控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茶加工向现代生物技术转型。
由福建省圣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榜的“禽类养殖废弃物发电装置中抑制过热器、空预器积灰结焦技术”,榜额为400万元。该项目需求为解决禽类(白羽肉鸡)养殖废弃物发电锅炉装置运行中存在燃烧后积灰严重、结焦不宜清理、运行周期短等生物质行业锅炉发电共性“卡脖子”问题,减少锅炉停机成本和人工开支,减少碳排放,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白羽肉鸡养殖增产增效。
由福建智云动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发榜的“茶叶综合做青机深度工艺参数采集与无线传输技术开发”项目,榜额为230万元。该项目需求为解决茶叶做青中发酵、萎凋等加工过程中依赖人工经验判断,没有科学系统的参数标准的问题,探索茶叶加工过程便捷化、数字化、智能化,实现茶叶加工的精准判定、识别和控制,确保茶叶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标准化。
13个重点产业科特派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现场集中为13个重点产业科特派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南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翼翔,副市长杨新强为挂牌单位授牌。
这13个重点产业科特派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南平坚持“以用为本”柔性引才理念,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定位、新使命,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首创由行业领军的高端科技人员领衔,构筑起的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插上了会飞的翅膀,是南平发展的“助推器”“加油站”。
分别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陈坚牵头成立的陈坚院士茶产业科特派专家工作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侨大学教授蒋剑春牵头成立的蒋剑春院士生物质低碳制造科特派专家工作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所所长胡培松牵头成立的中国水稻所水稻种业科特派专家工作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牵头成立的蔡美峰院士工业安全科特派专家工作站;由欧亚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姜标牵头成立的姜标院士氟新材料科特派专家工作站;由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池天河牵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森林碳汇科特派专家工作站;由国家级领军人才、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牵头成立的廖红教授碳汇生态茶园科特派专家工作站;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张伟牵头成立的中国林科院竹木机械科特派专家工作站;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宁牵头成立的中国农业大学白羽肉鸡育种科特派专家工作站;由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赵志军牵头成立的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食品加工产业科特派专家工作站;由浙江理工大学博士贾江鸣牵头成立的浙江理工大学茶机械科特派专家工作站;由福建农林大学教授黄彪牵头成立的福建农林大学竹产品综合利用科特派专家工作站;由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江南大学等专家联合成立的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肉鸡食品科特派专家工作站。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蒋剑春、胡培松,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陈建能,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凡,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大成等专家学者进行主旨演讲。2019届省委组织部引进生、政和县科技副县长裴俊巍,分享在南平工作的心得体会。
一批优秀人才受表彰
人才峰会上,南平市表彰了一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激励全市上下以这些优秀人才为榜样,勇毅前行、奋勇争先,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富美新南平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吴光兴等5名南平市首批“创业之星”,叶红等5名南平市首批“创新之星”,黄亮等10名南平市第五批技能大师,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张碧清数控铣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等20家南平市第七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叶旺荣等30名南平市第四批农村优秀实用人才接受荣誉表彰。
为了完善人才服务网络建设,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做精做强人才驿站品牌,更好地发挥示范效应,现场还公布第一批“市级人才驿站示范站”,邵武市“1+N”综合服务人才驿站、顺昌县创业服务中心人才驿站、浦城县畅享人才驿站、政和县同心电商园区人才驿站等4家致力服务重点用人单位和优秀人才,为优化人才生态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才驿站入选。
(通讯员 汤文娟 朱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