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勇于担当的改革气魄
事业单位是各类人才的主要聚集地,其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目前,龙岩事业单位专技人员5万多人,占事业单位总数的86.8%。如何发挥事业单位人员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对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职称“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人员“能进不能出”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和事业单位的发展。为改变这一局面,龙岩市积极探索实践岗位职称评聘创新机制,大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打破管理“终身制”,并取得突出成效。
推行创新机制的主要做法
2020年,龙岩市下发《关于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2021年8月,龙岩市人社局制定配套《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新机制实施以来,畅通了优秀人才的晋升通道,对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基层、投身重点项目和重点岗位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激励作用。
——岗位设置由“因人设岗”转向“因事设岗”。
科学合理进行岗位设置,合理确定内部的岗位分布是实施“岗位聘用能上能下”的重要环节。目前,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三类岗位,在这次改革实践中,按照“因事设岗、主辅有别、精简效能”原则,结合各单位主要职能,对管理、专技和工勤岗位进行优化设置,合理确定三类岗位比例,对专业技术岗位进行重新“洗牌”,确保不同专业在总的专技岗位中的区别对待。
——考评指标由“综合考评”转为“量化积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可量化、可操作的考核制度。实施过程中,先对三类岗位分别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然后结合单位实际,分行业、系列、岗位等类别分别制定考核评价指标。量化考核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事业单位考核“不严格、不科学”“群众互不服气,领导难以拍板”等问题,最终推动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
——考核机制由“论资排辈”转向“全员竞聘”。事业单位岗位竞聘普遍存在以资历作为评聘人员界定的重要条件,这种竞聘人员的“论资排辈”现象,导致部分年轻的、有突出成效的技术人员很难争取相应职称和岗位,也容易形成不良用人导向。新机制实施以来,龙岩市实行全员竞聘,把履职时间长为主界定范围改为重点依据聘期的业绩成果,在岗位职数范围内开展竞聘上岗,实现岗位聘用的重新洗牌。全员竞聘的实施,让一部分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得到了相应的职位。
——岗位职数由“核定比例”扩充“统筹激励”。除以实绩评聘外,龙岩市还建立向投身全市“三重”(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工作)工作、扎根基层的优秀人才倾斜的评聘激励机制。一是业绩显著、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可打破原有晋升条件给予破格晋升。设立优秀人才专项职数指标,对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抽调到龙岩市重点项目、援疆援藏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在本地区本行业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产生较大影响的人才给予不占职数评聘。二是扎根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破格晋升。对在农村工作累计满22年或在县级工作累计满27年的专业技术人员,业绩突出或获得表彰奖励的,可允许不占职数参评;取得相应资格后,仍在农村工作满25年或者在县级工作满30年后,直接聘任。
——结果运用由“只上不下”转向“能上能下”。实行全新的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模式最大的亮点就是打破了事业单位人员重点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能上不能下”传统,突出“奖勤罚懒”,从而推动解决待遇“能高不能低”,人员“能进不能出”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的氛围,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推行创新机制的经验启示
——要拿出勇于担当的改革气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牵涉到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利益的重组调整。龙岩市通过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岗位评聘的创新和突破,打破人事管理“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体现的就是改革创新的勇气担当,这是推动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前提。
——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科学评价体系。岗位聘任必须经过多方调研论证,才能制定出一整套科学有效、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严谨细致的实施方案,岗位设置、量化积分、范围确定、职数配置、结果运用等每个操作环节均公开透明,特别是具体量化指标的设计上,反复考量单位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让干部职工都知晓聘用的具体内容,让每一位竞聘者都知晓具体操作流程,岗位竞聘切实做到内容公开、程序公正、结果公平。
——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改革创新的基础就是群众基础。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单位人员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不当很容易激化矛盾,必须做好做深做细群众工作,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在事业单位岗位评聘工作中,认真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深入发动和征求单位干部职工意见,分类制订应对措施,调和化解存在矛盾。
——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不仅是人社部门的责任,而且与各单位息息相关、紧密相连。龙岩市在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改革过程中,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下发政策性文件,协调处置重点难题,形成了工作合力,确保了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吴红芳)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职称“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人员“能进不能出”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和事业单位的发展。为改变这一局面,龙岩市积极探索实践岗位职称评聘创新机制,大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打破管理“终身制”,并取得突出成效。
推行创新机制的主要做法
2020年,龙岩市下发《关于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2021年8月,龙岩市人社局制定配套《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新机制实施以来,畅通了优秀人才的晋升通道,对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基层、投身重点项目和重点岗位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激励作用。
——岗位设置由“因人设岗”转向“因事设岗”。
科学合理进行岗位设置,合理确定内部的岗位分布是实施“岗位聘用能上能下”的重要环节。目前,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三类岗位,在这次改革实践中,按照“因事设岗、主辅有别、精简效能”原则,结合各单位主要职能,对管理、专技和工勤岗位进行优化设置,合理确定三类岗位比例,对专业技术岗位进行重新“洗牌”,确保不同专业在总的专技岗位中的区别对待。
——考评指标由“综合考评”转为“量化积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可量化、可操作的考核制度。实施过程中,先对三类岗位分别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然后结合单位实际,分行业、系列、岗位等类别分别制定考核评价指标。量化考核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事业单位考核“不严格、不科学”“群众互不服气,领导难以拍板”等问题,最终推动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
——考核机制由“论资排辈”转向“全员竞聘”。事业单位岗位竞聘普遍存在以资历作为评聘人员界定的重要条件,这种竞聘人员的“论资排辈”现象,导致部分年轻的、有突出成效的技术人员很难争取相应职称和岗位,也容易形成不良用人导向。新机制实施以来,龙岩市实行全员竞聘,把履职时间长为主界定范围改为重点依据聘期的业绩成果,在岗位职数范围内开展竞聘上岗,实现岗位聘用的重新洗牌。全员竞聘的实施,让一部分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得到了相应的职位。
——岗位职数由“核定比例”扩充“统筹激励”。除以实绩评聘外,龙岩市还建立向投身全市“三重”(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工作)工作、扎根基层的优秀人才倾斜的评聘激励机制。一是业绩显著、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可打破原有晋升条件给予破格晋升。设立优秀人才专项职数指标,对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抽调到龙岩市重点项目、援疆援藏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在本地区本行业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产生较大影响的人才给予不占职数评聘。二是扎根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破格晋升。对在农村工作累计满22年或在县级工作累计满27年的专业技术人员,业绩突出或获得表彰奖励的,可允许不占职数参评;取得相应资格后,仍在农村工作满25年或者在县级工作满30年后,直接聘任。
——结果运用由“只上不下”转向“能上能下”。实行全新的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模式最大的亮点就是打破了事业单位人员重点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能上不能下”传统,突出“奖勤罚懒”,从而推动解决待遇“能高不能低”,人员“能进不能出”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的氛围,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推行创新机制的经验启示
——要拿出勇于担当的改革气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牵涉到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利益的重组调整。龙岩市通过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岗位评聘的创新和突破,打破人事管理“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体现的就是改革创新的勇气担当,这是推动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前提。
——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科学评价体系。岗位聘任必须经过多方调研论证,才能制定出一整套科学有效、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严谨细致的实施方案,岗位设置、量化积分、范围确定、职数配置、结果运用等每个操作环节均公开透明,特别是具体量化指标的设计上,反复考量单位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让干部职工都知晓聘用的具体内容,让每一位竞聘者都知晓具体操作流程,岗位竞聘切实做到内容公开、程序公正、结果公平。
——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改革创新的基础就是群众基础。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单位人员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不当很容易激化矛盾,必须做好做深做细群众工作,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在事业单位岗位评聘工作中,认真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深入发动和征求单位干部职工意见,分类制订应对措施,调和化解存在矛盾。
——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不仅是人社部门的责任,而且与各单位息息相关、紧密相连。龙岩市在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改革过程中,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下发政策性文件,协调处置重点难题,形成了工作合力,确保了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吴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