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千刀万刻,刻出“诗意的栖居”
——记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郑春辉
    潜心创作的郑春辉

    郑春辉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

  3月28日上午,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郑春辉在其个人艺术馆里接受了“云表彰”,与两年前在北京参加“大国工匠”2019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一样庄重,郑春辉保持着挺立的站姿,神情专注。
  这是继荣膺2019年度“大国工匠”称号后,郑春辉摘下的又一个国家级荣誉。郑春辉也成为目前为止唯一同时被授予“大国工匠”“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两大荣誉的民间手艺人。
  郑春辉迄今有70多件木雕作品获得“百花杯”“百花奖”“争艳杯”等国家级、省部级美展金奖,大型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通往“大国工匠”的艺术之路,映照着郑春辉对艺术原乡的探索之路。“我理解的‘大国工匠’和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有家国情怀和崇高的艺德,一个人把能力发挥在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情上,所创造的作品则是无价的、光荣的。”
  长于乡土 成于风土
  郑春辉,莆田城厢人,莆田木雕省级非遗传承人。他从小喜爱美术,16岁时,把对美的感知力投射到木雕这门工艺上。以刀作笔,在木上刻画,一刻就是30多年。“从一块朴拙的木料到一件无价的木雕作品,要经过千刀万刻。从一个平凡的手艺人到非凡的‘大国工匠’,要经过千锤百炼。”“大国工匠”2019年度人物评审委员会给予郑春辉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
  《清明上河图》是郑春辉展现莆田木雕工艺精研功力的集大成者的作品之一。他以精湛的镂空雕、透雕、浮雕和莆田精微透雕等雕刻技法,及对作品空间布局的把控力,克服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比例和透视的难题,将画中的山川、城墙、街巷、桥梁、房屋和店铺一一雕琢出来,2275个神态形态各异的人物,更是做到纤毫毕现。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不仅打开了莆田木雕工艺的新篇章,也成就了郑春辉的“大国工匠”载誉等身。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始终在对立与统一中矛盾发展,在面临传统与现代的跨越问题时,我不纠结。”郑春辉笃定,工艺美术的“技”和“艺”可以找到合二为一的上层表达,而中国古典文学、诗词、绘画等中国传统文学就是一座创作富矿。
  长于乡土,成于风土,郑春辉把对家乡的眷恋内化为创作的源泉,同时注重从文学、金石、书画、戏剧等艺术门类中汲取创作养分,开拓出全新的木雕艺术天地。
   山水木雕 诗意栖居
  2015年,郑春辉倾尽所有创办了莆田市首家民办木雕博物馆——春晖木雕艺术馆,填补了莆田木雕文化领域的空白。艺术馆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收藏了他数百件木雕作品,并长期向社会公益展出,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和窗口。
  春晖艺苑四周遍植竹子,风吹竹喧,清朗如画,让坐于竹窗前的郑春辉更多了几分文人旨趣。郑春辉待人谦和,经常称来者为“老师”,言谈间目光常看往一处,似在思考。人称其木雕作品为“诗词木雕”,自成风格,尤以古典诗词、山水画与木雕工艺的融合为人乐道。
  “那些传世的经典作品,我们之所以能百读不厌,是因为蕴含着作者历久弥新的哲学观和生活观。”郑春辉随口吟诵,“像黄庭坚写出‘泉枯石燥复潺,山川光辉为我妍’的乐观,孟浩然的‘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的开悟,古诗词里多蕴藏着古人励志和豁达心态,虚实结合的中国山水画则体现着东方审美理想的艺术表现形式。”
  把中国山水画和传统田园诗歌融入木雕创作,是郑春辉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方向,在其个人艺术馆里也多以山水木雕为主,通过木料凹凸不平的块面、起伏多变的轮廓线、自然肌理立体呈现诗词中的意境美、山水画中笔墨浓淡和结构变化。《西江月》《归园田居》《松风阁》《风雪夜归人》等作品,将一首首平面而抽象的经典诗词,转译为立体直观的诗词木雕,飘逸的云翳、强劲的风雪、闲淡的田园生活等意象,让人联想起清代山水画大家石涛的山水画,既有离奇苍古的个性表达,也有细秀妥帖的精湛技法。
  “生命里充满了劳绩,但还要有诗意栖居在这块土地上。”郑春辉的作品中,不仅有技法上的工艺美,还有建筑的格律美、诗词的意境美,这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不谋而合。
  “《桃花源》教我们要以勤劳智慧建构自己的家园;《千里江山图》告诉我们,如何与宇宙天地对话,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郑春辉看来,山水田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枚关于“乡愁”的重要符号,在岁月长河中一脉相承,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和谐力。
  凭借着精湛的技艺与诗意的“表达”,郑春辉几乎拿遍了所有工艺美术界的奖项,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木雕艺术馆等馆藏。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中国人骨子里的乡愁基因都会使我们不断去寻找精神家园,寻找真善美,从而形成向善向上的力量。”郑春辉认为,追求诗意的生活从不过时。
  大国表达 时代足音
  除了诗意的表达,郑春辉作品中的“大国表达”尤为凸显其“大国工匠”的艺术使命感和艺术担当。
  郑春辉擅长用工艺美术讲好中国故事,《闽乡多锦绣》以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的景物为题材,运用传统国画的散点透视法进行构图,刻画了下党乡远山近水廊桥人家的美丽景色,讴歌了贫困山乡脱贫后富饶美丽的图景。还有《光辉闽西》《争来春色满人间》《山乡春色》等作品,都呈现了紧扣时代主旋律、把握时代脉搏、立意高远、视角独特等创作特点。
  看郑春辉的作品,多数适宜拿放大镜端详细品,其微雕突破了传统单个物体的束缚,而将整个景物场所,甚至大千世界都纳入了他的木雕作品范畴中。意象的精、细、微与意境的高、大、远相辅相承,有着扑面而来的艺术张力……郑春辉的大型木雕作品展示了中国传统木雕的艺术魅力与文化自信。
  致广大而尽精微。继完成了长12米多、高近3米的《清明上河图》和长近12米、高0.9米的《千里江山图》之后,郑春辉下一个创作目标是完成长达百米的《京杭大运河》木雕画卷。
  鸿篇巨制,旷世大作,讲求的是精雕细刻的艰辛而漫长的一个过程,郑春辉说,“人生到这个阶段,开始有了紧迫感,趁现在还有心力,要抓紧时间创作能被时代记住和流传下去的作品。”
  每天刀耕不辍,一投入就工作到半夜是郑春辉的生活常态。“在我的从艺道路上,前辈大师闵国霖老师曾送我‘松静自然’四个字,并几次告诫我要坚持创作,坚持探索创新,不要贪名图利。”郑春辉说。
  百里长卷《京杭大运河》将通过8幅12米长卷共分南北两段,以大运河为轴串联起从北京到杭州的18个城市,以木雕技艺呈现这条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的今貌,借以呈现中国壮丽山河与时代发展的变迁。通过两个多月来的实地考察走访,郑春辉初步完成了南北两卷各一半的虚拟图草稿。
  “规模之大、内容之多,都将是全新的挑战,但当我看到北固楼、瓜州古渡头、无锡古建群之美时,更坚定我要创作的决心,祖国山河多锦绣,处处是宝藏。”说话间,郑春辉徐徐展开他一笔笔细致描绘的大运河草图,也缓缓呈现了一个“大国工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来源:福建日报莆田观察)
  编后语
  郑春辉数十年如一日用心坚守,在一刀一刻之间夯实了功底,在一雕一琢之间涵养了匠心,留下一件件传世之作。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郑春辉为榜样,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把崇德尚艺作为毕生功课,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静下心来搞创作、一心一意搞创作、脚踏实地搞创作,筑就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