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舞台阔人才“活水”竞奔流——2022年三明市人才工作综述
国家发展靠人才,老区振兴靠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站在“十四五”计划的起点,人才工作再起航。2022年,三明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在人才工作中聚焦“三提三效”、聚力真抓实干,为三明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政策为先 把稳人才工作前进“方向舵”
人才是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三明市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将人才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全方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打造山区人才高地,全市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2年4月8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培育引进人才工作;
5月19日,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在有效衔接现有人才政策和综合分析各地政策措施基础上,制定下发《三明市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推进“2+3+N”人才专项行动方案》《三明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服务的十条措施(试行)》《三明“麒麟山英才卡”实施办法(试行)》等3份文件;
5月31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一系列人才政策落实落细;
……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2022年以来,三明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管人才工作理念,强化人才工作力量,调整充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明确联动人才工作的目标责任,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工作清单、任务台帐,采取挂图作战、对帐销号的方式,推动人才工作落实。同时,实施专职评议、工作督办、重点项目人才服务及跟踪对接、目标责任制考评等制度,督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抓好人才工作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举旗定向,人才优先。“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首要抓人才”,日渐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更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动自觉。
发展为要 构建人才聚集效应“强磁场”
聚焦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三明市以更积极的政策吸引人才,以更开放的胸怀引进人才,以更敞开的大门欢迎人才,人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画卷徐徐展开。
一年来,三明市深入开展“扬帆绿都·圆梦三明”系列校园招聘活动,先后走进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和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岗位近千个,以满满诚意吸引毕业生来明就业。2022年6月24日,厦门大学“三明开放日”暨三明市“送岗留才进厦大”专场活动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举行。一天时间,五场活动,内容丰富,成效满满——再续三明市与厦门大学校地合作情缘,发布三明特色“人才政策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迈上新台阶,“送岗留才”吸引1000余名厦大学子,43名厦大明籍师生代表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创新推动选优生选拔工作。从“双一流”高校选拔引进一批优秀毕业生到三明革命老区工作,储备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的干部人才。以厦门大学为试点,选拔招录9名选优生。2022年11月中旬,三明市卫健委率先开展卫健领域引进生宣讲会活动,举办第六届“人才福建周”2023届医学类引进生线上对接会,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8所高校的毕业生,为下一步来明就业打下基础。
各行业部门聚焦各自领域的发展目标和具体需求,紧锣密鼓招才引才。2022年,全市提供公务员岗位462个,事业单位岗位2830个;发布招聘紧缺急需岗位729个、计划招聘1040人,其中面向本市生源开发岗位106个、计划招聘110人,吸引2169名明籍学子报考。
创新人才工作载体,深入实施人才项目化。2022年,结合福建省“师带徒”引凤计划,三明市依托各级人才驿站(人才之家),每月19日、29日常态化举办人才项目“揭榜挂帅”赶集日活动,通过人才项目落地收徒“揭榜挂帅”、基层产业需求拜师“揭榜挂帅”、银发包村指导“揭榜挂帅”三种做法,为优质人才项目搭建展示舞台,推动人才、项目、资本精准对接。去年5月19日,三明人才项目“揭榜挂帅”(尤溪)赶集日活动正式启动;5月29日,三明人才项目“揭榜挂帅”(永安)赶集日活动暨永安绿色产业直通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项目对接会,在广东工业大学成功举办,建立了三明市首个飞地人才驿站——粤港澳大湾区林竹产业人才驿站;12月7日,依托三明市医学会举办“师带徒”医疗帮扶线上对接会,邀请15位北京眼科专家与各级医疗机构青年医生对接互动……
截至目前,三明市已征集“师带徒”项目2000余个、基层需求项目300余个,已有57个项目实现揭榜落地,引进各类院士专家30余名,投资规模超亿元。活动经验做法在全省、全国逐步扩大影响。
引进人才,更要培养人才。日前,首批10名市级“创新之星”“创业之星”候选人公布;全市申报并入选省产业领军团队2个、省“双创之星”1人、最美科技特派员28人、省外专百人计划1人;引进省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217人,重点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一批重点领域紧缺人才不断涌现。
2022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三明与上海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以来,三明市紧紧抓住对口合作契机,深入开展人才工作,提升人才活力。
深化沪明人才对口交流合作。会同上海市制定“沪明人才合作科技专项支持计划”;策划推动上海名医“师带徒”、医师志愿者联盟服务基层以及校地合作协议签订等活动;探索建设“三明(上海)元宇宙人才飞地”(虚拟)项目对接创新协同服务平台;人社、教育、科技等部门以及各县(市、区)分别与上海签订一系列人才合作协议……一批对口合作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拓展人才沟通对接平台。在上海、华中科技大学等地建立青年人才工作联络处,建立在外明籍优秀青年学子信息库和三明籍科技人才及科技成果库。“院士专家三明行”活动先后举办18场,达成新合作项目31项;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6家、专家工作站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点3家,创造经济价值达5.27亿元。
推进干部人才交流。接收清华、北大优秀大学生开展暑期见习;对接省科技服务团成员到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管委会挂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安门医院专家在明驻点帮扶。
依靠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三明市在不断探索中交出越来越令人满意的答卷。
服务为上 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环境
2022年12月16日,三明生态新城揽月山人才配套房三期申购受理工作开展,保障生态新城人才住房需求。
筑巢引凤栖,服务更暖心。在生态新城,揽月山人才配套房、金洲公寓人才房……这片沙溪河畔崛起的创业新城,已为前来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备好了栖息的“温床”。
人才犹如粒粒种,只有在适宜环境下才能生根发芽。人才竞争的关键,是环境之争,更是服务所至。人才来三明,就能享受高层次人才住房、医疗等政策待遇,家庭式的温暖、保姆式的服务如影随形。
“麒麟山英才卡”是优秀人才的象征,目前已发放万余张,为人才提供交通、文化旅游、酒店住宿、医疗保障、政务、金融、人才驿站、疗休养等8个方面高效便捷服务,增强人才获得感。
创新人才评价新机制,企业评价主体不可“缺位”。三明市推荐自主评价认定人才企业180余家,自主评出市级高层次人才及实用型人才76人;围绕数字信息、建筑业、沙县小吃、茶叶、旅游等特色产业领域,认定各类特色产业人才51人,实现企业和人才双赢。
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已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及实用型人才近1.5万人,帮助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园入学121人。同时,累计培育打造了39家人才驿站(市级示范站8家),服务人才7300多人。
市直有关单位还围绕人才编制周转池、明籍优秀人才回引、市级人才房奖励、“创新之星”“创业之星”人才评选、工业产业重点企业引才奖励、教育医疗人才生活补助发放、“人才贷”金融服务、国有企业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制定出台10余份实施细则。
利才之事,丝发必兴。一系列诚意满满的暖心举措,让各类人才的安居乐业更有底气、更具信心。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明市将牢牢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厚植事业发展土壤,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让更多“千里马”在三明这方热土竞相奔腾、建功立业,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发展点燃源源不竭的“人才引擎”。
(通讯员 陈渴 邹志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站在“十四五”计划的起点,人才工作再起航。2022年,三明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在人才工作中聚焦“三提三效”、聚力真抓实干,为三明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政策为先 把稳人才工作前进“方向舵”
人才是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三明市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将人才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全方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打造山区人才高地,全市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2年4月8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培育引进人才工作;
5月19日,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在有效衔接现有人才政策和综合分析各地政策措施基础上,制定下发《三明市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推进“2+3+N”人才专项行动方案》《三明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服务的十条措施(试行)》《三明“麒麟山英才卡”实施办法(试行)》等3份文件;
5月31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一系列人才政策落实落细;
……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2022年以来,三明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管人才工作理念,强化人才工作力量,调整充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明确联动人才工作的目标责任,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工作清单、任务台帐,采取挂图作战、对帐销号的方式,推动人才工作落实。同时,实施专职评议、工作督办、重点项目人才服务及跟踪对接、目标责任制考评等制度,督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抓好人才工作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举旗定向,人才优先。“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首要抓人才”,日渐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更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动自觉。
发展为要 构建人才聚集效应“强磁场”
聚焦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三明市以更积极的政策吸引人才,以更开放的胸怀引进人才,以更敞开的大门欢迎人才,人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画卷徐徐展开。
一年来,三明市深入开展“扬帆绿都·圆梦三明”系列校园招聘活动,先后走进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和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岗位近千个,以满满诚意吸引毕业生来明就业。2022年6月24日,厦门大学“三明开放日”暨三明市“送岗留才进厦大”专场活动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举行。一天时间,五场活动,内容丰富,成效满满——再续三明市与厦门大学校地合作情缘,发布三明特色“人才政策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迈上新台阶,“送岗留才”吸引1000余名厦大学子,43名厦大明籍师生代表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创新推动选优生选拔工作。从“双一流”高校选拔引进一批优秀毕业生到三明革命老区工作,储备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的干部人才。以厦门大学为试点,选拔招录9名选优生。2022年11月中旬,三明市卫健委率先开展卫健领域引进生宣讲会活动,举办第六届“人才福建周”2023届医学类引进生线上对接会,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8所高校的毕业生,为下一步来明就业打下基础。
各行业部门聚焦各自领域的发展目标和具体需求,紧锣密鼓招才引才。2022年,全市提供公务员岗位462个,事业单位岗位2830个;发布招聘紧缺急需岗位729个、计划招聘1040人,其中面向本市生源开发岗位106个、计划招聘110人,吸引2169名明籍学子报考。
创新人才工作载体,深入实施人才项目化。2022年,结合福建省“师带徒”引凤计划,三明市依托各级人才驿站(人才之家),每月19日、29日常态化举办人才项目“揭榜挂帅”赶集日活动,通过人才项目落地收徒“揭榜挂帅”、基层产业需求拜师“揭榜挂帅”、银发包村指导“揭榜挂帅”三种做法,为优质人才项目搭建展示舞台,推动人才、项目、资本精准对接。去年5月19日,三明人才项目“揭榜挂帅”(尤溪)赶集日活动正式启动;5月29日,三明人才项目“揭榜挂帅”(永安)赶集日活动暨永安绿色产业直通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项目对接会,在广东工业大学成功举办,建立了三明市首个飞地人才驿站——粤港澳大湾区林竹产业人才驿站;12月7日,依托三明市医学会举办“师带徒”医疗帮扶线上对接会,邀请15位北京眼科专家与各级医疗机构青年医生对接互动……
截至目前,三明市已征集“师带徒”项目2000余个、基层需求项目300余个,已有57个项目实现揭榜落地,引进各类院士专家30余名,投资规模超亿元。活动经验做法在全省、全国逐步扩大影响。
引进人才,更要培养人才。日前,首批10名市级“创新之星”“创业之星”候选人公布;全市申报并入选省产业领军团队2个、省“双创之星”1人、最美科技特派员28人、省外专百人计划1人;引进省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217人,重点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一批重点领域紧缺人才不断涌现。
2022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三明与上海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以来,三明市紧紧抓住对口合作契机,深入开展人才工作,提升人才活力。
深化沪明人才对口交流合作。会同上海市制定“沪明人才合作科技专项支持计划”;策划推动上海名医“师带徒”、医师志愿者联盟服务基层以及校地合作协议签订等活动;探索建设“三明(上海)元宇宙人才飞地”(虚拟)项目对接创新协同服务平台;人社、教育、科技等部门以及各县(市、区)分别与上海签订一系列人才合作协议……一批对口合作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拓展人才沟通对接平台。在上海、华中科技大学等地建立青年人才工作联络处,建立在外明籍优秀青年学子信息库和三明籍科技人才及科技成果库。“院士专家三明行”活动先后举办18场,达成新合作项目31项;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6家、专家工作站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点3家,创造经济价值达5.27亿元。
推进干部人才交流。接收清华、北大优秀大学生开展暑期见习;对接省科技服务团成员到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管委会挂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安门医院专家在明驻点帮扶。
依靠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三明市在不断探索中交出越来越令人满意的答卷。
服务为上 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环境
2022年12月16日,三明生态新城揽月山人才配套房三期申购受理工作开展,保障生态新城人才住房需求。
筑巢引凤栖,服务更暖心。在生态新城,揽月山人才配套房、金洲公寓人才房……这片沙溪河畔崛起的创业新城,已为前来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备好了栖息的“温床”。
人才犹如粒粒种,只有在适宜环境下才能生根发芽。人才竞争的关键,是环境之争,更是服务所至。人才来三明,就能享受高层次人才住房、医疗等政策待遇,家庭式的温暖、保姆式的服务如影随形。
“麒麟山英才卡”是优秀人才的象征,目前已发放万余张,为人才提供交通、文化旅游、酒店住宿、医疗保障、政务、金融、人才驿站、疗休养等8个方面高效便捷服务,增强人才获得感。
创新人才评价新机制,企业评价主体不可“缺位”。三明市推荐自主评价认定人才企业180余家,自主评出市级高层次人才及实用型人才76人;围绕数字信息、建筑业、沙县小吃、茶叶、旅游等特色产业领域,认定各类特色产业人才51人,实现企业和人才双赢。
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已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及实用型人才近1.5万人,帮助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园入学121人。同时,累计培育打造了39家人才驿站(市级示范站8家),服务人才7300多人。
市直有关单位还围绕人才编制周转池、明籍优秀人才回引、市级人才房奖励、“创新之星”“创业之星”人才评选、工业产业重点企业引才奖励、教育医疗人才生活补助发放、“人才贷”金融服务、国有企业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制定出台10余份实施细则。
利才之事,丝发必兴。一系列诚意满满的暖心举措,让各类人才的安居乐业更有底气、更具信心。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明市将牢牢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厚植事业发展土壤,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让更多“千里马”在三明这方热土竞相奔腾、建功立业,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发展点燃源源不竭的“人才引擎”。
(通讯员 陈渴 邹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