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十大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2月8日,莆田市印发《2023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计划》,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高校毕业生系列招聘服务行动。2023年,莆田市计划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36场。其中网络招聘会82场、现场招聘会46场、校园招聘会8场、直播带岗活动3场,发布招聘岗位19万个次。
  企事业单位扩岗行动。开展人社局长拓岗行动,市人社局每位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自己挂钩的县(区、管委会)走访企业,征集岗位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各县(区、管委会)人社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自己挂钩的乡镇、园区走访企业,征集岗位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市人社局挂钩联系企业的负责同志走访所挂钩联系的“白名单”企业,征集岗位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征集2023年公开考试招聘(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和公务员岗位,考核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充分挖掘国有企业岗位,协调国资部门,征集市属国有企业毕业生岗位信息,国有企业提供不低于50%比例的新增岗位用于招聘应届毕业生,并提供一定比例的专设岗位用于吸纳困难毕业生。鼓励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落实《关于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十五条措施》政策,对民营企业新招用员工且稳定就业满3个月的,每吸纳一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按照1500元/人标准予以补贴,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再分别增加500元。
  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行动。征集2023年市级“三支一扶”计划、省级“三支一扶”计划岗位,推动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开发一批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吸纳更多毕业生返乡入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社区治理。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毕业生就业。
  青年就业见习行动。2023年计划新增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1000个,支持本市十二条产业链等企事业单位设立见习岗位,按标准予以就业见习补贴。加强就业见习基地管理,改进见习管理方式,各县区年前向辖区内就业见习基地征集见习岗位,汇总后在市毕业生公共服务平台统一发布,接受见习人员报名。
  高校毕业生创业支持行动。实施毕业生创业主体培育计划,创建10个省、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意设计成果落地转化,引导就业困难人员创办投资少、风险小的创业项目。组织开展好创业创新大赛等赛事活动,发掘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项目,培育一批创业主体。实施毕业生创业服务赋能计划,开展“马兰花计划”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予以创业培训补贴。组织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加强对创业师资人员的选拔培养。实施毕业生创业服务护航计划,组织创业导师走基层活动,对重点群体创业进行分类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洽谈活动,为重点群体创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实施毕业生创业创新扶持计划,征集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市级资助项目、“中国创翼”创业大赛项目,对获得省、市级优秀项目的予以3万~10万元资助。开展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高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为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开展一次性创业资助,鼓励在校生及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在本市成功创业(在本市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法定注册登记手续)的,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可申请5000~10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
  莆籍学子“雁归工程”行动。实施百校莆籍学子“雁归工程”,继续在全国百所高校聘用在校莆籍大学生,建立校园引才大使队伍,负责为本市企业引进招聘高校毕业生。要用好用活产业人才地图,指导企业赴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发挥产业人才地图精准引进人才和高校毕业生作用。组织莆籍学子开展假期实习实践,赴莆田各基层党政机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重要岗位进行实践,带动一批优秀莆籍学子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奉献家乡。
  重点群体帮扶行动。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残疾人员等就业困难重点群体提供“1311”全方位服务,即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培训机会、1次见习机会。畅通线下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小程序”等线上登记渠道,把在本地登记和省级人社部门分解下发的未就业毕业生全部纳入实名制服务范围,做到不漏一人。为高学历毕业生和工科类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依托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接收办理各类人才项目申报,对于新引进符合条件的毕业生,给予工作津贴补助、毕业生安家补助、引进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补助。
  就业技能提升行动。落实“技能福建”行动,面向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开展企业职工岗前技能培训(不含简易培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围绕本市十二条产业链发展需求,向市直各单位(含十二条产业链牵头和配合部门)、各县(区、管委会)以及重点行业企业征集2023年职业培训办班计划,对企业开展的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符合规定条件的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开展“莆田工匠”职业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提升就业能力。
  灵活就业支持行动。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鼓励毕业生依托各类互联网平台自主创业,从事网络零售、线上教育培训、移动出行、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新就业形态。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并以个人身份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或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可给予不超过其按规定实际缴纳额的2/3的基本养老费或医疗保险费补贴。实施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特点的技能培训,支持各类院校、培训机构、互联网平台企业,组织开展开办店铺、互联网营销等新职业技能培训。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建立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优化零工快速对接流程手续,设立零工信息快速发布通道,组织流动招聘大篷车、定向招聘等活动,促进供需匹配对接。
  公共就业服务行动。建设莆田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莆田市技术人才产业园),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就业、匹配供需的优势,完善市场化引才机制,推动招聘、培训等业态提质增效。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按规定享受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组织分层次、分类别、针对性强的线下招聘活动,市内各类型线下招聘会对所有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均免费开放。推进线上招聘,就业网站要与省级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网实现数据对接,推动岗位信息省级归集发布、全省共享,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信息。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做好全市普通高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核查与监测工作。(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