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驻村第一书记风采
“选择基层,就不能辜负村民期望”
——记顺昌县元坑镇际下村第一书记涂雁容
  个人档案:涂雁容,顺昌县元坑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顺昌县元坑镇际下村第一书记。2013年8月,经省委组织部选聘至元坑镇,先后担任秀水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蛟溪村包村组长、际下村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一线工作中担当尽责、主动作为,知重负重、迎难而上,先后被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
  在顺昌县元坑镇际下村信步闲庭,一路白墙黛瓦,宽阔道路,树木环伺,每家村民的房前屋后有花有草,洋溢着乡村的恬静美好,俨然一派“世外桃源”。
  “一人富不是富,全村富才是真的富。”这是际下村第一书记涂雁容一直以来的工作信条。“80后”的她扎根基层,逐梦青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年轻干部的风采。
   扎根基层勇于实践绘蓝图
  “2020年6月开始,村里常有个小姑娘挨家挨户地串门,拿个手机四处拍照,带个小本子做笔记,跟我们村里人不一样,像是政府干部。”
  “也不像政府干部,她会陪老人聊天,陪小孩逗趣,像是老师。”
  ……
  谁也不曾想到,就这么走街串巷地“转悠”“聊天”,涂雁容把村里情况摸了透,如数家珍——
  际下全村户籍总人口131户431人,常住人口只有212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45%。大部分年轻劳动力外流,一半以上的耕地处于闲置,甚至是抛荒状态;因不善管理,林地杉木参差不齐;集体林地出租给农户种植杉木,收益较低;许多闲置民宅因无人管护而日渐破败;6处明清历史遗存背后的历史文化即将消失殆尽……村庄越发萧条,农业产业也日渐凋零,整个村子亟待改变。
  如何因地制宜,建立稳定增收的效益模式,是涂雁容常常思考的问题。她多方求教、勇于担当,团结带领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引领、党员干部示范带动、群团组织联动共治”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借鉴银行“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模式,试点成立“共享农庄生态银行”,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路径,创新实施资源资产运营管理新机制,探索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我们将村里闲置的、碎片化的、低效能的林地、土地、房产等资源资产,集中流转、整合提升,转化成为集中连片的优质‘资产包’,吸引市场运营主体进驻。”涂雁容介绍,“共享农庄生态银行”资源资产运营管理机制唤醒了村里闲置的沉睡资源,以“整合流转+专业托管+收益分成”的运营模式,实施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实现了村、企、民三方共商、共建、共享发展。
  如今,际下村已开发林下经济2212亩、集中流转耕地295亩、集约改造闲置房屋5处,引入6家市场运营主体入驻,开展合作运营项目8个,增加“家门口”就业岗位30余个,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15万元,有效解决了劳动力不足、资源产能低效、农村产业凋零等实际问题,推动企业得利、村财壮大、农民增收,成为全县示范点。
  聚焦重点实干拼创谱华章
  炎炎盛夏,涂雁容担心村里水培蔬菜的生长,一早便到种植户蔡秀树的大棚悉心查看。
  原来以西红柿、吊瓜种植销售闻名的际下村,因为种植多年土地出现板结现象,导致种植效益大不如前,再加上村里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这让闲置的土地越来越多。
  为了有效利用闲置土地,涂雁容与村两委商量,决定用地力较差的地块建大棚,尝试无土栽培或机制土栽培。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顺昌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的项目补助资金147万元。
  “在外务工时见过别人水培芹菜,刚好村里建了大棚,租金也比较合适,我就打算试种一下。”蔡秀树边回忆边感慨,正是那时选择了返乡创业,生活有了新奔头。
  蔡秀树的成功也让其他村民看到了希望,通过近一年的发展,目前,际下村农户已熟练掌握芹菜、生菜、黄瓜等果蔬水培种植技术,果蔬长势良好,农户们信心满满。
  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涂雁容通过党支部“筑巢引凤”,成功吸引了3位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发展水培蔬菜种植,目前已成功试种水培芹菜、水果黄瓜、本地西红柿等果蔬,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面临的土壤安全和土地板结等问题。2021年下半年,水耕果蔬家庭农场的水培芹菜已实现规模化种植,亩产量达2万斤,年产值超过60万元,吸纳村民30余人稳定就业。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驻村期间,涂雁容以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目标,立足村情实际,确定“生态宜居、零碳际下”的发展方向,争取到乡村振兴试点村专项资金、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补助资金、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1101.03万元,先后实施了际下村高标准大棚建设、古建修复及生态提升、农产品展销中心等29个项目,创新推动“共享农庄生态银行”资源资产运营管理机制,主动对接“一村一平台、一户一股权、一年一分红”森林资源运营实践案例,培育农村党员带创致富示范基地1个。
  用心用情为民服务践初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
  涂雁容坚决以身作责,坚守一线,运用“五长共治、十户联防”工作机制,组织带领党员干部、“巾帼志愿服务队”、老人协会等群团组织,通过“网格化”摸底,管控实现动态管理、重点关注,针对独居老人、高陡边坡、老旧危房等困难群体,进行分类施策、精准防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选择了基层,就不能辜负村民的期望。”涂雁容把使命放在心上,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大学生村官提出的殷切期望为标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留下奋斗的身影。
  结合村里老龄化日益凸现的状况,她创新运营“共享食堂”,将废弃的谷楼谷仓改造建设成党建综合广场、农产品交易中心、农民田间课堂和“共享食堂”,进一步强化基层阵地建设。
  “村民自费缴交一点、乡贤企业捐助一点、村级财政兜底一点,靠着这‘三个一点’筹集了经费保障。”涂雁容介绍,“共享食堂”可以为70周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定期组织健康体检,不定期组织义演、义剪、义诊等活动,引领村民群众用实际行动参与敬老孝亲。
  可以说,“共享食堂”不仅保障提升了独居老人的生活品质、让在外拼搏的年轻人能够安心、放心,还积极引导和鼓励老人们力所能及地发挥余热,为乡村治理贡献长者智慧,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驻村以来,涂雁容走家串户,与群众拉家常、谋发展,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倾心尽力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工作在基层、成长在基层的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村里人”。接下来,涂雁容打算进一步实现提质增效,让际下村的村民们过上更红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