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下身子干的“全能”书记
个人档案:朱俊平,福建能化集团派驻周宁县玛坑乡首章村第一书记。2022年8月,朱俊平主导的玛坑乡茶产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社项目,获得2021年度周宁县下派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十佳服务项目称号;今年7月,朱俊平荣获宁德市2023年第二季度宁德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驻村期间,首章村先后获得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省级荣誉6项、市县乡级荣誉10余项。
徜徉在周宁县玛坑乡首章村,千亩茶园里散发着诱人的生态茶香,呈现出夏日繁茂的景象。走进村内,波光粼粼的景观鱼池旁,整洁雅致的房屋环池而立,造型独特的文化墙喜迎八方客……移步见景,首章村处处展现着乡村建设的新成果。
“2021年7月驻村以来,共发布免费顺风车程560余趟次,代收快递超2300余件;为村民调试维修音频设备、电视、手机等180余台次;慰问困难群众以及留守学生等200余人次……”翻开首章村第一书记朱俊平的工作日记,一串串不断更新叠加的数字背后,密密麻麻记录了首章村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朱俊平的奋斗青春。
从一名农村生活工作经历为零的“小白”,逐渐成长为村民交口称赞的“好书记”,这些都与他扑下身子为民办事分不开。
产业升级的“领航员”
一垄垄青绿从山脚盘旋而上,背着茶篓的茶农们在茶园间穿梭忙碌。首章村家家户户以种茶为生,茶产业是首章村的命脉,一头连着村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村庄的发展。
“在茶叶生产旺季,茶园、茶厂每天需雇50多名村民帮助采摘、拣茶梗、包装等,工资每天100~150元,大伙总是‘抢’着干,茶叶已成为首章村的‘绿色名片’。”村党支部书记陈桂清乐呵呵地说道。
茶叶是首章村第一支柱产业,如何做强做大茶产业?朱俊平认为得从“精”字上下功夫。驻村以来,他与陈桂清共同牵头,新建茶叶精制加工厂并获得SC认证,通过引进台湾建筑师团队设计产品包装、注册“首章”商标、实行有机生态管理和产品“一品一码”可追溯管理等措施,努力打造优质而高雅的首章茶叶产品。
2022年,首章村先后对村口法制公园木质建筑、乡村旅游接待站屋顶等进行翻新修缮,并依托邻近方广寺和千亩现代观光茶园的有利条件,深挖茶文化内涵,大力推广禅茶产品,逐步优化食宿服务,基本形成集“种、养、创、游”,即高优茶业开发、特色种养、创办农家乐和民宿、自驾游为一体的观光休闲生态旅游富民产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朱俊平的驻村帮扶下,首章村投资180余万元,新建集智慧乡村、智慧茶园、直播间及农副产品展示厅等为一体的茶产业交易中心,实现从生产到包装再到销售全链条发展,茶叶经济效益也进一步提升。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1万元,开启了首章村乡村振兴加速模式。
村民心中的“守护员”
每到周五傍晚,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烟雾蒙蒙,朱俊平总会驱车准时来到周宁县玛坑中心小学校门口,静候小学孩子放学,接送孩子成为他每周雷打不动的行程。
首章村地处偏远,距玛坑乡13千米,目前尚未开通公交车,孩子们到乡里读书基本靠步行,全程徒步走大路需要近3小时,抄近道走山路也至少需要1小时,碰到刮风下雨天气,泥泞的山路根本无法行走,求学道路异常艰辛。
在了解村里7名孩子上学存在交通不便的困难,并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情况后,朱俊平主动用自己的私家车承担起了义务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重任。
“孩子们平时都住在学校,平均一周需接送3次,周五下午接小学学生放学,周六下午接初中学生放学,周天下午再一同送至学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朱俊平共接送孩子100余趟次,辅导功课及家访40趟次,集中授课3次,组织孩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5次,慰问助学2次,赠送辅导书籍6册、订制英语同步网络学习课程1套及学习用品若干。
“8点从首章村出发到玛坑乡,有2个空位,车找人。”这是朱俊平随手在村微信群里发布的顺风车信息。
首章村多为山坡地,村民到乡里大多需要包车,一趟花费50元左右,出行成本高,导致在家村民“望而却步”。朱俊平了解该情况后,主动开上自家汽车一起“驻村”,不管是外出还是返回村里,如果有座位,他都会提前在村微信群里发布顺风车消息,免费接送村民及代取快递回村,切实帮助村民减轻出行支出。
他还经常利用所学知识帮村民维修电子产品,做村民的“急救员”……“村民无小事,再小的事,我都会尽力想办法解决!”朱俊平说道。
精神生活的“保障员”
乡村振兴需要“内”“外”兼修,既要塑生态之“形”,也要铸文化之“魂”。
为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在朱俊平和村“两委”的带领下,首章村开通“红色影院”,为村民们提供“红色”学习平台,深入学习党史知识,接受家门口的“红色”精神洗礼;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开展守初心、担使命以及抛荒撂荒地整治等活动,参与专题座谈会,切身加入村子的发展和建设;针对村留守学生,开展“第一书记为村里孩子上好‘寒假第一课’”“心怀文明教育,情系孩子成长”“驻村第一书记进校园谈励志”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惜时明理、奋发图强。
同时,首章村委会还同周宁县相关部门,对非遗文化“首章杖头木偶戏”进行挖掘与整理,并给予经费支持,使得首章村杖头木偶剧团重新组团,继续为群众展现周宁非遗的魅力,不断拉近群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首章故事的“宣传员”
“首章这么好的村,不能耽误了,不能埋没了。”这是朱俊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进一步带“火”首章村,原本不会玩抖音、做视频的朱俊平,从基础视频录制开始学起,并将抖音昵称改成了“小朱带你认识首章村”,不断研究推广。截至目前,借助个人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平台,已发布240多个短视频,其中多个短视频被主流媒体推送,把首章故事传播得更深更远。
白天,他在村里奔波劳作,夜晚,他在家中伏案写作。驻村的22个多月里,他先后在学习强国、福建农村经营管理、中国福建三农网、福建驻友等平台发表文章39篇。《利益联结共同富裕——省级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被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基金会评为福建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在各界媒体的助力下,慕名而来的客商络绎不绝,今年头春茶叶产品已销售一空,村集体茶叶专业合作社毛收入突破100万元。
“发挥优势,尽己所能!”这是朱俊平刚来驻村时的宣言,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驻村不到两年里,朱俊平办公室的灯几乎每天都熬过路灯熄灭时,电脑中存储的驻村文件材料达38G之多。
朱俊平的忘我付出,首章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驻村一年之际,村民郑松安送上“热心爱民好领导,情真意切似家人”锦旗,以表达对朱俊平为村里所做一切的感激之情。
“心系首章痴情不改,情牵群众无怨无悔。”在朱俊平看来,未来还将以青春为笔,以汗水为墨,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绘就首章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徜徉在周宁县玛坑乡首章村,千亩茶园里散发着诱人的生态茶香,呈现出夏日繁茂的景象。走进村内,波光粼粼的景观鱼池旁,整洁雅致的房屋环池而立,造型独特的文化墙喜迎八方客……移步见景,首章村处处展现着乡村建设的新成果。
“2021年7月驻村以来,共发布免费顺风车程560余趟次,代收快递超2300余件;为村民调试维修音频设备、电视、手机等180余台次;慰问困难群众以及留守学生等200余人次……”翻开首章村第一书记朱俊平的工作日记,一串串不断更新叠加的数字背后,密密麻麻记录了首章村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朱俊平的奋斗青春。
从一名农村生活工作经历为零的“小白”,逐渐成长为村民交口称赞的“好书记”,这些都与他扑下身子为民办事分不开。
产业升级的“领航员”
一垄垄青绿从山脚盘旋而上,背着茶篓的茶农们在茶园间穿梭忙碌。首章村家家户户以种茶为生,茶产业是首章村的命脉,一头连着村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村庄的发展。
“在茶叶生产旺季,茶园、茶厂每天需雇50多名村民帮助采摘、拣茶梗、包装等,工资每天100~150元,大伙总是‘抢’着干,茶叶已成为首章村的‘绿色名片’。”村党支部书记陈桂清乐呵呵地说道。
茶叶是首章村第一支柱产业,如何做强做大茶产业?朱俊平认为得从“精”字上下功夫。驻村以来,他与陈桂清共同牵头,新建茶叶精制加工厂并获得SC认证,通过引进台湾建筑师团队设计产品包装、注册“首章”商标、实行有机生态管理和产品“一品一码”可追溯管理等措施,努力打造优质而高雅的首章茶叶产品。
2022年,首章村先后对村口法制公园木质建筑、乡村旅游接待站屋顶等进行翻新修缮,并依托邻近方广寺和千亩现代观光茶园的有利条件,深挖茶文化内涵,大力推广禅茶产品,逐步优化食宿服务,基本形成集“种、养、创、游”,即高优茶业开发、特色种养、创办农家乐和民宿、自驾游为一体的观光休闲生态旅游富民产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朱俊平的驻村帮扶下,首章村投资180余万元,新建集智慧乡村、智慧茶园、直播间及农副产品展示厅等为一体的茶产业交易中心,实现从生产到包装再到销售全链条发展,茶叶经济效益也进一步提升。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1万元,开启了首章村乡村振兴加速模式。
村民心中的“守护员”
每到周五傍晚,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烟雾蒙蒙,朱俊平总会驱车准时来到周宁县玛坑中心小学校门口,静候小学孩子放学,接送孩子成为他每周雷打不动的行程。
首章村地处偏远,距玛坑乡13千米,目前尚未开通公交车,孩子们到乡里读书基本靠步行,全程徒步走大路需要近3小时,抄近道走山路也至少需要1小时,碰到刮风下雨天气,泥泞的山路根本无法行走,求学道路异常艰辛。
在了解村里7名孩子上学存在交通不便的困难,并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情况后,朱俊平主动用自己的私家车承担起了义务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重任。
“孩子们平时都住在学校,平均一周需接送3次,周五下午接小学学生放学,周六下午接初中学生放学,周天下午再一同送至学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朱俊平共接送孩子100余趟次,辅导功课及家访40趟次,集中授课3次,组织孩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5次,慰问助学2次,赠送辅导书籍6册、订制英语同步网络学习课程1套及学习用品若干。
“8点从首章村出发到玛坑乡,有2个空位,车找人。”这是朱俊平随手在村微信群里发布的顺风车信息。
首章村多为山坡地,村民到乡里大多需要包车,一趟花费50元左右,出行成本高,导致在家村民“望而却步”。朱俊平了解该情况后,主动开上自家汽车一起“驻村”,不管是外出还是返回村里,如果有座位,他都会提前在村微信群里发布顺风车消息,免费接送村民及代取快递回村,切实帮助村民减轻出行支出。
他还经常利用所学知识帮村民维修电子产品,做村民的“急救员”……“村民无小事,再小的事,我都会尽力想办法解决!”朱俊平说道。
精神生活的“保障员”
乡村振兴需要“内”“外”兼修,既要塑生态之“形”,也要铸文化之“魂”。
为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在朱俊平和村“两委”的带领下,首章村开通“红色影院”,为村民们提供“红色”学习平台,深入学习党史知识,接受家门口的“红色”精神洗礼;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开展守初心、担使命以及抛荒撂荒地整治等活动,参与专题座谈会,切身加入村子的发展和建设;针对村留守学生,开展“第一书记为村里孩子上好‘寒假第一课’”“心怀文明教育,情系孩子成长”“驻村第一书记进校园谈励志”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惜时明理、奋发图强。
同时,首章村委会还同周宁县相关部门,对非遗文化“首章杖头木偶戏”进行挖掘与整理,并给予经费支持,使得首章村杖头木偶剧团重新组团,继续为群众展现周宁非遗的魅力,不断拉近群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首章故事的“宣传员”
“首章这么好的村,不能耽误了,不能埋没了。”这是朱俊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进一步带“火”首章村,原本不会玩抖音、做视频的朱俊平,从基础视频录制开始学起,并将抖音昵称改成了“小朱带你认识首章村”,不断研究推广。截至目前,借助个人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平台,已发布240多个短视频,其中多个短视频被主流媒体推送,把首章故事传播得更深更远。
白天,他在村里奔波劳作,夜晚,他在家中伏案写作。驻村的22个多月里,他先后在学习强国、福建农村经营管理、中国福建三农网、福建驻友等平台发表文章39篇。《利益联结共同富裕——省级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被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基金会评为福建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在各界媒体的助力下,慕名而来的客商络绎不绝,今年头春茶叶产品已销售一空,村集体茶叶专业合作社毛收入突破100万元。
“发挥优势,尽己所能!”这是朱俊平刚来驻村时的宣言,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驻村不到两年里,朱俊平办公室的灯几乎每天都熬过路灯熄灭时,电脑中存储的驻村文件材料达38G之多。
朱俊平的忘我付出,首章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驻村一年之际,村民郑松安送上“热心爱民好领导,情真意切似家人”锦旗,以表达对朱俊平为村里所做一切的感激之情。
“心系首章痴情不改,情牵群众无怨无悔。”在朱俊平看来,未来还将以青春为笔,以汗水为墨,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绘就首章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