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当好村民致富“带头人”
——记东山县前楼镇下西坑村第一书记颜丽芳
  个人档案:颜丽芳,人称“下西坑村女儿书记”。2021年7月,作为漳州市第六批驻村干部中唯一的女同志,颜丽芳放下刚上小学的孩子,远赴150千米之外的东山县前楼镇下西坑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驻村期间,她以“小板凳工作法”等举措,有效破解发展瓶颈,带领下西坑村从软弱涣散村走上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新道路,相继荣获“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产业振兴示范村”等6项省级荣誉。
  一套“组合拳”增强支部向心力
  前楼镇下西坑村依山傍海,是东山县里以养殖捕捞业为主的小渔村。初到下西坑村,面对村干部懒散疲乏、党群关系淡漠的现状,颜丽芳决定下好“第一步棋”——选好人。
  “一个好班子,才能带活一个村,要让年轻人走上舞台,才能给村里带来新活力。”对于基层工作,颜丽芳有自己一套独到的见解和工作经验。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时,她发挥自己选调生期间任过乡镇组委的工作经验,深入“排兵布阵”,选定致富能人担任“一肩挑”,物色动员一名85后的大学生党员和一名90后年轻人返乡入职村“两委”班子,让“两委”平均年龄从50.8岁下降到了38.4岁。
  “扶上马还得送一程,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颜丽芳通过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当导师、外出参观取经、内部讨论交流等举措,帮助新任的“两委”快速转变角色,曾经软弱涣散的村干队伍焕发出了激情与活力。同时制定“周一学习+工作例会、村干部工作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党务村务公开”等5项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让治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之前,我们村以传统水产养殖业为主,产业链条附加值不高,受季节等因素影响大……”说起下西坑村的情况,颜丽芳烂熟于心。
  到村第一时间,她沉下心走访村里的党员、村民、宗亲、长者代表,提出以党建引领产业抱团发展理念,谋划建立养殖、旅游、民宿三个产业联盟,选取村干部、党员担任联盟长,定期开展从业交流等活动,推动建设陆上党建服务乡村振兴中心、海上党群议事厅,不断引导村干部转变发展思维,为村庄制定了短、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明显提升。
  一把“小板凳”搭起党群连心桥
  开展驻村工作前,颜丽芳暗暗给自己立下准则——“他乡作故乡,村民当亲人”。她常常以此告诫自己,来了就好好干,不真心实意“助村”,不仅影响干群关系,更会影响乡村振兴的实际效果。
  “只有把自己彻底当成村里的姑娘,才能真正融入一方水土,走进百姓心间。”颜丽芳以这份高度的自觉肩负起责任,将“驻村”变为“住村”,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多走乡间路访民情,多想致富路促发展,真正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增活力。
  乡村要振兴,干群要同心。经过一番思量,颜丽芳同村干部商议把传统的村部开会改到群众中去,深入推行“小板凳工作法”,带领镇村干部到4个自然村的祠堂前、戏台上、榕树边等群众熟悉的场所开展“露天畅聊”,拉家常、话发展、听建议、收批评,合理的全盘吸收,不合理的当场疏导。
  这一模式快速地打开了积压在群众心里多年的心结,村里的事情村民集体议,干部群众打开天窗说亮话,存在的问题逐个破解,也让颜丽芳最直接地了解到群众所思所想,准确地把握了村庄发展的“命脉”。
  在充分听取村情民意后,进村道路改造、整村环境整治、三线下地、敬先堂等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加速推进,党群干群心理距离逐渐消融,紧紧地拧成了一股绳。
  一本“生态账”探索赋能新模式
  解决了“思想”问题,颜丽芳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村庄“变形计”。
  “过去,衔接村码头与城镇中心的只有水泥村道。”颜丽芳先从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入手,积极向上对接,仅用10个月便争取到市县8个部门政策倾斜和1200万元资金支持。不久后,进村的道路通了,道路两旁的灯亮了,随处可见的“蜘蛛网”下地了,坑坑洼洼的巷道铺平了,党员群众拥护村党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也更足了。
  陆上人居环境变好,海上养殖生态效益却不尽人意。面对新难题,颜丽芳和镇村干部同心协力,率先在全市打响海洋保卫战,仅用5个月时间全面完成万亩海域养殖设施“白改蓝”,成为漳州市首个生态养殖村。
  2022年,在东山发生本土疫情和中央环保督察要求清理三分之一养殖面积的双重压力下,下西坑村变逆境为机遇,创造全村龙须菜养殖单季突破8000万元产值的新纪录,养殖户平均增收约50万元。
  如何扩大海水养殖的叠加效益?颜丽芳再次思变求新,与东山县检察院、闽南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合作,依托科研团队科学测算下西坑海洋牧场碳汇价值约120万元/年,从而建立东山县下西坑蓝碳经济服务中心,通过县检察院引导生态案件当事人向下西坑村海洋牧场自愿购买碳汇进行替代性修复,探索蓝碳司法助力乡村振兴、海水养殖赋能村财创收新路径。
  一张“路线图”绘就振兴新画卷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必须始终把‘渔’摆在首位,但也要发挥资源优势,错峰发展旅游业。”瞄准东山旅游广阔前景,立足本村海上餐厅特色,颜丽芳认真谋划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增收新思路,提出了变渔业单项发展为“渔旅融合”双项并进发展模式,撬动市、县文旅集团到村投建全省最先进的海上渔旅综合体、海上“动车站”等多个旅游项目。
  同时申报省级产业振兴示范村,获得2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谋划建设产业通道、货运专用停车场;争取总投资3.5亿元的国家级一级渔港项目落地,不断扩大渔港经济带动效应,2024年初可开工建设……
  下西坑村的产业发展悄悄“变身”,可实现养殖淡季顺接旅游旺季,家家户户在家门口创收增收,力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00万元。
  “发挥自己所长,当好村民致富‘带头人’,是我来这里的初衷。”也正是这份“初心”,颜丽芳带领的下西坑村成为闪耀在水乡渔村的一抹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