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是责任,更是使命”
个人档案:洪天星,2021年7月从龙岩学院派驻连城县罗坊乡下罗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后,他主动扛起责任,用真心真情强党建、补短板、拓产业、美乡村。在他的推动下,下罗村先后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龙岩市级平安村、县级信用村。
“自从洪书记驻村后,村里很多老大难问题,到了他手上基本都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连城县罗坊乡下罗村,说起省派驻下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洪天星,乡长林意赞不绝口。
下罗村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古事”民俗活动的举办地,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受区域条件和产业结构限制,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党建工作居于中游,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
2021年7月,洪天星到该村驻村任职后,因地制宜制定“党建+”发展规划,通过抓党建促发展、抓党建兴产业、抓党建创和谐、抓党建聚人气,带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推动下罗村健康快速发展。
做实党建引领“大文章”
洪天星是闲不住的人。驻村以后,他日夜奔走在村里各个角落,走村串户、田间走访、山头调研……在2个月的时间里,他将村里的党员、脱贫户、残疾人等摸了个底,把村内沟渠、道路和主要山头等走了个遍。
深入开展调研后,洪天星因地制宜制定“党建+”发展规划,实施“产业富民”“基建提升”“网格治理”“文明铸魂”“生态管护”等五大党建工程,通过党员量化积分、设岗定责、组建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等方式,将党员作用发挥到促发展、兴产业、创和谐、聚人气、助生态各方面。
洪天星还带领村党总支部深入挖掘罗坊“古事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做实做细党建宣传,筹划“古事文化”展厅,搭建党建文化墙、乡村振兴文化长廊、“红土初心”古事讲堂、农民公园(博士园)等平台,并将其打造为集党建活动、为民服务、教育培训、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组织阵地。同时,他还规范完善了周例会、村干部坐班、党员轮值等党(村)务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村级班子战斗力。
“洪书记来了之后,明显感觉到大家的活力和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看到大家都在为村里出力,我也想做些事情,努力向他们靠拢。”正在参加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的村民罗爱英说道。
用心用情服务“大民生”
“家里有多少人?”“对村里发展有什么建议?”“家里有什么需要村里帮助解决的吗?”……每到一户,洪天星都热心地和村民们话家常、聊发展,细致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和存在问题,将村里的大事小情抓在手上、放在心里。
履职以来,洪天星筹集资金近15万元,用于老人节慰问、文化活动、民俗活动等方面开支,进一步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
村内的道路要如何改造提升?村内“节点”应怎样提亮?村里的水沟水渠该如何整修?……笔记本里的这一笔笔“账”,愁坏了“爱操心”的洪天星。
受限于村集体经济的困窘,下罗村内的道路坑洼不平、年久失修,部分水沟水渠烂泥淤积。经多方调研,洪天星与村“两委”合计,提出了着力打造“一河一桥一古事、两路两廊三提升”的工作思路,并马不停蹄地付诸实施。
“村口这总投资近100万元的廊亭,也是洪书记来后筹资兴建的,他还带领我们修路、建亭、种树、栽草,真是一个能干事、会做事的好书记!”下罗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罗伟峰有感而言。
驻村期间,洪天星统筹谋划了下罗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等12项重点项目,用活各类配套资金700余万元,完成云龙桥、辛桥、巷道水系等提升改造,顺利推进休闲步道、风雨廊桥、古事文化长廊、集镇内微景观节点打造及美丽庭院示范户建设在内的集镇综合环境改造提升项目(一、二期)等,打通断头路3处,使得1200余名群众生产出行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现如今,村里沟渠水圳得到疏通,铺就了2000余米大理石板和鹅卵石相间的村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谋划强村富民“大产业”
下罗村地处富硒土壤带,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但村民们守着良田却没能实现强村富民,这一问题让洪天星感到挠头棘手。
为此,洪天星深入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结合连城的产业特色,与省农科院深度合作,由党总支部领办,组建折股量化合作社,吸引75名群众共同创业,流转、整合了100余亩土地,建设富硒农产品种植基地,种植鲜食地瓜、水果玉米、水稻等富硒农作物,发展集生产、销售、观赏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有效破解村级经济“造血”能力弱难题。
2022年以来,基地亩产鲜食地瓜2000多千克,亩产水果玉米约1000千克,增加村财近10万元,富硒水稻迎来收获。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建设事迹还被海峡卫视与龙岩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的《闽西新貌》电视栏目专期刊登介绍。
“一开始,部分村民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节点改造,为啥要流转土地做产业。”洪天星坦言,在谋划产业项目的时候,常常村民围上议论表示不解,自己心理压力不小。
于是,他从党员入手突破,通过交朋友、解“心疙瘩”,坐到家中、走到田埂,仔细聆听,与他们反复商议,开诚布公地分析利弊,积极调动资源,不断调整解决方案。经过多次上门,村民们肯定了他办实事、解难题的诚意和能力,纷纷主动将名下田地流转给村里发展产业。
“洪书记说村里办了合作社发展产业,我们也积极参与,一起‘抱团发展’,一定会把我们下罗建设得更美丽!”党员罗梅清笑着说。
“努力让村里有变化,尽力让乡贤有感觉”“将路做平,把事办好”……打开洪天星的朋友圈,发布的几乎是关于村里人、村里事和对工作的思考,虽是复垦、除草、种菜、施工之类“芝麻小事”,但有感而发,尤为真切。
“群众之事无小事,驻村帮扶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这是责任,更是使命!”洪天星感慨地说道。
“自从洪书记驻村后,村里很多老大难问题,到了他手上基本都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连城县罗坊乡下罗村,说起省派驻下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洪天星,乡长林意赞不绝口。
下罗村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古事”民俗活动的举办地,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受区域条件和产业结构限制,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党建工作居于中游,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
2021年7月,洪天星到该村驻村任职后,因地制宜制定“党建+”发展规划,通过抓党建促发展、抓党建兴产业、抓党建创和谐、抓党建聚人气,带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推动下罗村健康快速发展。
做实党建引领“大文章”
洪天星是闲不住的人。驻村以后,他日夜奔走在村里各个角落,走村串户、田间走访、山头调研……在2个月的时间里,他将村里的党员、脱贫户、残疾人等摸了个底,把村内沟渠、道路和主要山头等走了个遍。
深入开展调研后,洪天星因地制宜制定“党建+”发展规划,实施“产业富民”“基建提升”“网格治理”“文明铸魂”“生态管护”等五大党建工程,通过党员量化积分、设岗定责、组建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等方式,将党员作用发挥到促发展、兴产业、创和谐、聚人气、助生态各方面。
洪天星还带领村党总支部深入挖掘罗坊“古事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做实做细党建宣传,筹划“古事文化”展厅,搭建党建文化墙、乡村振兴文化长廊、“红土初心”古事讲堂、农民公园(博士园)等平台,并将其打造为集党建活动、为民服务、教育培训、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组织阵地。同时,他还规范完善了周例会、村干部坐班、党员轮值等党(村)务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村级班子战斗力。
“洪书记来了之后,明显感觉到大家的活力和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看到大家都在为村里出力,我也想做些事情,努力向他们靠拢。”正在参加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的村民罗爱英说道。
用心用情服务“大民生”
“家里有多少人?”“对村里发展有什么建议?”“家里有什么需要村里帮助解决的吗?”……每到一户,洪天星都热心地和村民们话家常、聊发展,细致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和存在问题,将村里的大事小情抓在手上、放在心里。
履职以来,洪天星筹集资金近15万元,用于老人节慰问、文化活动、民俗活动等方面开支,进一步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
村内的道路要如何改造提升?村内“节点”应怎样提亮?村里的水沟水渠该如何整修?……笔记本里的这一笔笔“账”,愁坏了“爱操心”的洪天星。
受限于村集体经济的困窘,下罗村内的道路坑洼不平、年久失修,部分水沟水渠烂泥淤积。经多方调研,洪天星与村“两委”合计,提出了着力打造“一河一桥一古事、两路两廊三提升”的工作思路,并马不停蹄地付诸实施。
“村口这总投资近100万元的廊亭,也是洪书记来后筹资兴建的,他还带领我们修路、建亭、种树、栽草,真是一个能干事、会做事的好书记!”下罗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罗伟峰有感而言。
驻村期间,洪天星统筹谋划了下罗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等12项重点项目,用活各类配套资金700余万元,完成云龙桥、辛桥、巷道水系等提升改造,顺利推进休闲步道、风雨廊桥、古事文化长廊、集镇内微景观节点打造及美丽庭院示范户建设在内的集镇综合环境改造提升项目(一、二期)等,打通断头路3处,使得1200余名群众生产出行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现如今,村里沟渠水圳得到疏通,铺就了2000余米大理石板和鹅卵石相间的村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谋划强村富民“大产业”
下罗村地处富硒土壤带,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但村民们守着良田却没能实现强村富民,这一问题让洪天星感到挠头棘手。
为此,洪天星深入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结合连城的产业特色,与省农科院深度合作,由党总支部领办,组建折股量化合作社,吸引75名群众共同创业,流转、整合了100余亩土地,建设富硒农产品种植基地,种植鲜食地瓜、水果玉米、水稻等富硒农作物,发展集生产、销售、观赏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有效破解村级经济“造血”能力弱难题。
2022年以来,基地亩产鲜食地瓜2000多千克,亩产水果玉米约1000千克,增加村财近10万元,富硒水稻迎来收获。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建设事迹还被海峡卫视与龙岩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的《闽西新貌》电视栏目专期刊登介绍。
“一开始,部分村民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节点改造,为啥要流转土地做产业。”洪天星坦言,在谋划产业项目的时候,常常村民围上议论表示不解,自己心理压力不小。
于是,他从党员入手突破,通过交朋友、解“心疙瘩”,坐到家中、走到田埂,仔细聆听,与他们反复商议,开诚布公地分析利弊,积极调动资源,不断调整解决方案。经过多次上门,村民们肯定了他办实事、解难题的诚意和能力,纷纷主动将名下田地流转给村里发展产业。
“洪书记说村里办了合作社发展产业,我们也积极参与,一起‘抱团发展’,一定会把我们下罗建设得更美丽!”党员罗梅清笑着说。
“努力让村里有变化,尽力让乡贤有感觉”“将路做平,把事办好”……打开洪天星的朋友圈,发布的几乎是关于村里人、村里事和对工作的思考,虽是复垦、除草、种菜、施工之类“芝麻小事”,但有感而发,尤为真切。
“群众之事无小事,驻村帮扶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这是责任,更是使命!”洪天星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