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驻村第一书记风采
打造美丽休闲乡村的“朗桥样板”
——记仙游县钟山镇朗桥村第一书记连鑫
连鑫(左一)推介“数字朗桥”平台

  个人档案:连鑫,2021年7月驻村以来,以扎实工作作风推动驻村各项工作开展。个人获评2022年度“莆田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朗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市级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仙游县钟山镇朗桥村是省定革命老区村,坐落在有“小武夷”之称的麦斜岩景区东侧,省道纵三线生态旅游公路旁,村域分布着有“闽南十八洞”之誉的万蝠洞、怪石嶙峋奇峰突兀的云居秘景,还有猪母嘴乡村公园、东坑古厝、尚书祠、云山书院等名胜古迹,村中因“洞幽、峰奇、林秀”而美名远播。
  如今的朗桥村,更是充满了诗意的美。花旅漫游,推动农旅融合;明清古厝,创新文化驱动;红色旋律,挖掘遗迹资源;整个村落显露着稻田艺术、植物迷宫、四季花海、特色瓜果、蘑菇部落、环田慢道的田园艺术风光……村里徐徐铺展着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彩绘画,令人赏心悦目。
  建强组织堡垒 打造数字朗桥
  初到朗桥村,优美的风景、热情的村民让身为驻村第一书记的连鑫激动不已,更加坚定了要扎根农村、为朗桥干出一番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连鑫看来,乡村振兴离不开组织引领。
  于是,以科学高效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为目标,连鑫着手推动朗桥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一期含有便民服务、医疗养老、教育托幼、电商助农等功能设施场所现已建成;二期结合“数字朗桥”建设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建立村民村务信息数据库,对接综合分析大屏、车辆(人脸)监测识别、智慧广播、智能水、电、烟感等硬件设备联动,引入科学数据研判分析算法,打造包括数字名片、数字党建、网格管理、平安治安、老年人关爱等几大应用平台,信息化高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同时加强村党支部阵地建设、村干部队伍建设,带领村“两委”着力建强末端组织和党建服务“双体系”,建立8个网格党小组、27个单元党员联系户,延伸设立7个网格议事厅、8个单元议事角,让党员群众办事有窗口、议事有地点、娱乐有场所,强化党员初心使命管理,不断织密治理体系“一张网”。
  做大优势产业 创造富裕朗桥
  趁着春耕好时节,朗桥村的撂荒地里,两台挖掘机和80多名工作队员低头辛勤劳作,通过翻耕、平整等作业,重新唤醒沉睡的土地,一片片肥沃的褐色新土露出地面。
  “这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大有文章可做!”这是连鑫深入调研后的“朗桥印象”。
  驻村以来,连鑫带领村“两委”在做大做优村里两大特色优势产业——花卉和水稻上下足功夫。
  在花卉产业上,依托欧中花卉产业园区,推动“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村集体经济入股、群众就业出力,打造集花卉培育、研学教育、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产业示范基地,解决就业人口150多人,壮大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多万元。
  在水稻产业上,复垦撂荒农田近500亩,纳入全村优质水稻种植共1000余亩,塑造朗桥村“众朗”农家米品牌,积极引进机关单位和商会企业社会力量承包复垦农田30多亩、购买农粮产品,村经济合作社年增收15万元。
  “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让老区群众生活越来越红火。”连鑫如是说。
  为了巩固脱贫成效,让村民富裕富足,他带领村“两委”关心关怀村26户脱贫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制定具体挂钩帮扶方案,实现挂钩帮扶全覆盖,坚持每季度进村入户慰问帮扶,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联系村花卉企业加大对脱贫户的招工力度,为脱贫户解决就业30多人。
  正值盛夏,朗桥村内的特色花卉培育基地姹紫嫣红,30余种名贵花卉长势旺盛,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十足的产量”点亮了乡村振兴致富路。
   深挖在地资源 塑造多彩朗桥
  乡村如何振兴,关键还在如何留住“人气”,这是身为驻村第一书记的连鑫迫切需要落实的又一件要事。
  他以实际行动在这一方热土上挥洒青春、展现担当,主动向省、市、县相关部门争取各类帮扶资金。在落实每年省、市帮扶资金的基础上,向组织部门争取扶持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向民政部门争取革命遗址林刘地下交通站修复工程资金70万元,向民宗部门争取社垅畲族文化广场建设资金90万元等,同时推动项目建设发展,助推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落地朗桥村,辐射仙游北部山区7个乡镇乡村振兴发展,为“仙北旅游经济开发区”提供策划规划、人才培养、技术指导、产业孵化研究等智力支撑。探索村闲置古民居集中流转发挥新活力,配套规划建设集农产品展销、餐饮住宿、电商直播、企业服务等功能的朗桥村“人才驿站”综合服务区项目。
  “一方面通过争取资金、引进项目打好硬件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活动、办好活动打出文旅品牌,走出‘多彩朗桥’的文旅发展道路。”连鑫说道。
  正是如此,朗桥村通过充分发挥“农民丰收节”“百合花文化节”等活动主会场优势效应,深入挖掘本土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文旅文化要素,以“彩画稻田”展示“三农”文化、以“花旅漫游”打造花卉品牌、以“烽火林刘”传承红色文化、以“社垅风情”展现畲族文化,为乡村振兴增添“人气”“财气”。
  “我们把原先4.5米宽的村道拓宽为10米,全长1400米,还在两旁设置了路灯、种植了绿化树。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村里吸引来不少游客,高峰期一天可达近千人次。”朗桥村党支部书记董章华不禁感慨,细数着变化。
  现在的朗桥村,以稻田作“布”,水稻为“笔”,用不同颜色品种的水稻交叉种植出的巨幅彩色水稻画,主题正是“共筑乡村振兴梦”,与秀丽的山水互相映衬,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