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海西新标杆

  本报讯 作为泉州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园区,近年来,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紧抓全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契机,致力构筑泉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新高地,引领“产·城·人·境”融合发展,在产业导入、管理运营、生活配套、环境提升、人才引育等方面创新示范,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产业社区。
  截至目前,园区聚集从业人员2300余人,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等荣誉称号。
  “政策+产业”
  打好引才聚才“组合拳”
  为帮助园区企业精准招引人才,产业园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杠杆,以政策为抓手,逐步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专业运营、企业参与的多元引才路径。
  综合施策,涵养引才“蓄水池”。以培育数字经济产业为主导,出台《关于加快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引进培育奖励、产业用房补助、经营贡献奖励、研发创新奖励、资质排行奖励、人才引育激励、招商引资奖励、金融服务保障等8大扶持措施,用“真金白银”汇聚人才,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赋能。其中,对入驻企业新引进全日制毕业生,按“963”分档给予一次性补贴,“9”即博士每人9万元,“6”即硕士每人6万元,“3”即“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及世界最新排名前200名大学本科每人3万元。
  因时制宜,开通求职“直通车”。创新探索“校企+园区”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企业、高校和人才合作平台,每年毕业季期间组织开展“IT拼客”高校征集令,精准推送辖区优质岗位、惠才惠企政策,多年来为园区企业和机构提供精准人才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充分就业机会,为数字经济行业发展储备人才。截至目前,园区连续主办8届“IT拼客”招才纳贤活动,累计吸引40余所高校,230多家IT企业和机构,8000余名IT精英人才、机构负责人、媒体人士参与,吸引数十万人点击关注。
  强化招商,跑出项目“加速度”。围绕园区人工智能、融合通讯、软件及信息技术、光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及数字创意六大产业,园区深入开展产业链配套协作招商,先后赴深圳、重庆、上海等地考察学习、招商洽谈,推动在园区建设运营、高新产业项目招商等方面开展合作,对接一批优质企业、人才项目落地生根“结硕果”。目前,园区累计吸引入驻国家级工业设计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180余家。其中,引进通信行业龙头企业力同科技、科创企业宏芯科技扎根丰泽,分别组建研发团队,协助自研芯片并实现量产,有效解决本土通信企业“缺芯”难题,助力电子信息产业补链延链。
  “平台+共建”
  打造育才成才“孵化器”
  针对IT企业普遍存在的数据库容小、安全性能差、人才作用难施展等突出问题,产业园着力加强科技孵化、技术对接、产学研等平台建设,为人才科研成果转化、资本运作、新产品生产销售等提供优质配套服务,放大人才聚合效应。
  “孵化+辅导+培植”带动。结合泉州市发展数字经济平台建设及产业链经济战略,园区参照科技企业孵化器标准,构建、运营泉州唯一的软件信息类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云聚慧”科技企业加速器,致力孵化、培植和发展高科技类型企业,通过创建学习培训平台、校企共建平台、科技金融对接平台,聚合国家级孵化器管理专家,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孵化服务。经过7年运营,“加速器”共孵化、辅导企业近300家,累计毕业企业46家,在孵企业累计带动产值5亿元以上,带动就业人数1500人以上,2019年获评“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小微基地”。
  “平台+人才+项目”联动。依托华侨大学和周边县(市、区)高新企业群落资源,园区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通讯等新领域新业态,相继引进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环保产业研究院、天津大学智能研究院以及宏芯科技、蓝深环保等一批大院大所、科技创新平台及相关技术产业化项目落地深耕,以技术转化项目,带动高层次人才带领团队来园开展研发工作。目前,建成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院士工作站2家,组建6支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开展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
  “校院+园区+企业”促动。为推进“政校行企所”合作、“产教学研用”融合,园区与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泉州师范学院、仰恩大学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高校联络点、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开设企业家联动到校授课、校企冠名特色班,引入大学生暑期实践实习、走进园区参观学习,在科学研究、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
  “服务+保障”
  营造爱才留才“软环境”
  产业园以打造“飘着咖啡香的产业园区”为导向,完善优质生活配套,聚力打通问题堵点,用心帮助企业和人才“减负”,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持续扩容优质资源。完善体育公园、幼儿园、人才公寓等配套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食堂、文体休闲中心、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台球场、便民服务点等系列便民设施,并向高层次人才倾斜。每年组织园区高层次人才免费健康体检,持续强化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文娱休闲等服务保障,一期统筹配套人才公寓房源500套,人才入住率达95%以上。园区二期规划配套人才公寓占地36.15亩,总投资8亿元,建成后可提供约300套房源;规划配套幼儿园占地7.56亩,总建筑面积0.57万平方米(含地下室),总投资0.4亿元,建成设置12个教学班的普惠性幼儿园,将作为重要教育配套,解决园区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及职工子女教育问题。
  打造特色服务品牌。策划开展“泉软悟享汇”人才沙龙系列活动,邀请法律、金融、知识产权和政策领域专家及政策宣传员,面向辖区企业、人才开展沙龙讲座活动23场次,累计吸引540多家企业高管及负责人参与。开创“天九讲堂”公益创业培训课堂,邀请科技专家、大学教授、知名企业家、创业导师等对象,围绕科技热点,探讨技术应用等热门话题,面向入驻企业和团队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培训27期,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建强团结引领阵地。高标准建设并入选市级“人才社区”,打造党员活动室、职工活动中心、法律援助站、法商服务中心、“妇女之家”等服务平台,联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及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党员+人才”寻访登记、各类人才主题活动等。今年6月,丰泽区数字经济红色矩阵成立,市、区有关部门、园区企业党组织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组建,共同打造“AI+园”党建特色品牌,构建“有家有AI有同行,有诗有画有远方”的产城人社区。截至目前,园区先后孵化6个单独非公党组织,收录中共党员70余名、省市高层次人才85名。
  (特约记者 林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