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福安科普工作室大作为
打通技术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 中秋国庆长假期间,福安市松罗乡高山晚熟葡萄采摘正盛,村民郑建富种植的6亩葡萄喜迎丰收。“葡萄收成好,‘农民学院’可没少跑。”郑建富直言,在家门口的“农民学院”,他学会水肥一体化智慧栽培、葡萄套种等技术,去年6亩葡萄为他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还买了中型面包车用于生产运输。
  郑建富口中的“农民学院”,是建在村民家门口的“郑柯发科普工作室”。作为首个在松罗乡引种葡萄的村民,多年来,郑柯发摸索钻研,成为葡萄种植的技术专家。2014年,福安市科协以乡土人才郑柯发为领衔人,在当地设立“郑柯发科普工作室”,由他带头传授“种植经”,并邀请科技人员现场授课,不断提高种植户葡萄栽培和管理水平。截至目前,该工作室已开展技术培训班30余期,3000多人次参加。
  将科普工作室建在田间地头,是福安市盘活人才资源的关键一招。近年来,福安市不断优化科技人才配置、强化科普阵地建设,以科普工作室为聚才载体,按照“领衔人”模式、“传帮带”机制,下活乡土人才和科技辅导员“一盘棋”,打通技术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
  眼下正值甘蔗管护时节,在福安市城阳镇化蛟村甘蔗种植基地,村民一早便忙着将甘蔗根茎处的枯叶剔除。“去掉枯叶,甘蔗根茎才能充分照到太阳,继续生长;现在嫩茎还未长好,尾叶要保留10片左右。”说起甘蔗种植技巧,村民卓立华透着老行家的自信。
  “10年前我们种甘蔗可不懂这些。”卓立华说,以前村里种植的甘蔗亩产量低,含糖量也低,制成的红糖成色、价格都上不去,“当时一亩甘蔗收入1000元左右,肥力最差的田才用来种甘蔗。”
  按照传统种植模式,化蛟村的甘蔗种植已经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产业。“回乡创业前,村里仅有几户人家还在少量种植甘蔗,红糖厂也停了。”化蛟村青年乡土人才、科普工作室领衔人卓亮亮介绍。
  “甘蔗不能制作成红糖就不值钱。”卓立华告诉卓亮亮村民不种甘蔗的原因。
  在卓亮亮儿时记忆里,每年村里红糖生产季,空气中总是弥漫着甜甜的味道。
  “如果能把甘蔗种好,村里的红糖厂就能重新开张。”为提高甘蔗种植技术,2014年,卓亮亮前往华南农业大学学习甘蔗种植技术,编写无公害甘蔗种植生产操作规范,并将这些技术传授给村民。
  对于卓亮亮传授的技术,村民起初无动于衷。“因为他没有种植经验。”卓立华解释说。
  “那我就自己动手种种看。通过引进新品种、科学施肥与管理等,甘蔗含糖量提高了,制出的红糖品质好,价格也就上来了。”卓亮亮介绍,当年种蔗制糖的亩产值达2.3万元。
  看到卓亮亮种植的甘蔗增产又增收,村民的积极性上来了。“亮亮种的甘蔗制糖收入好,我们就跟着在他后面学。”2015年,卓立华以4亩甘蔗起步,按照卓亮亮传授的方法进行管护、施肥。
  “当时4亩甘蔗制糖获得近10万元收入。”尝到甜头后,卓立华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亩,每年有近20万元收入。
  为了让更多蔗农从甘蔗种植中受益,2020年,当地科协在化蛟村成立卓亮亮科普工作室,通过推广无公害甘蔗种植技术,引进福建农林大学高产高糖强宿根新品种“福农41号”和特早熟高产高糖新品种“福农28号”,有效提高了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每到甘蔗种植关键节点,科普工作室都会召集我们集中培训,蔗农也能交流种植经验。”卓立华说,在科普工作室指导下,他今年准备在甘蔗砍完后,通过栽种紫云英充当基肥,提高土壤肥力。
  随着种植甘蔗的村民逐年老去,卓亮亮科普工作室有了新的研究课题。“目前我正尝试机械化耕作,希望甘蔗种植能省力又省心。”卓亮亮说。
  乡村产业振兴,农技是关键一环。2014年,福安试点建立首个村民家门口的“郑柯发科普工作室”,通过提供“零距离、零费用、零门槛”科技服务,把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让广大农户尝到科普惠农的甜头。目前,该工作室共培育科技种植户500多户,惠及1.5万多名农民。福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钟逢帮介绍,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已建立19个农业产业类科普工作室和15个学校科技辅导员科普工作室,打造基层科普服务新模式。
  “建在田间的科普工作室,离农户更近。”福安市科协主席郑志表示,福安茶叶、葡萄等农业产业特色突出,效益好,像郑柯发、卓亮亮这样的乡土人才,有种养技术、有生产规模、有实践经验,也最了解农民需求,由他们领办科普工作室能充分发挥科普服务的辐射效果和示范效应,引导广大农户转变种植理念,提高经济效益。2019年,福安立足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田间科普工作室做法,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技术指导537次,推广新技术74项、新品种35项。
  (通讯员 廖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