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不断厚植人才发展优势
——2023年福州市长乐区人才工作回顾

  2023年,福州市长乐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三个第一”,以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厚植壮大人才发展优势,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50亿元,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62位、中国工业百强区第37位、科技创新百强区第93位。
  筑牢党管人才“强根基”
  万山磅礴有主峰,千帆竞发需领航。长乐区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更高层级、更具优势的现代化人才工作体系。
  坚持高位推动,召开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3次、专题会议7次,完善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细则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压实“管行业必须管人才”工作要求,推行人才工作述职、目标责任制考核等机制,实现部门、镇街考核全覆盖。
  创新载体抓手,先行先试福州新区和长乐区人才引进工作协同,建立联席会议、调研评估等“五项机制”,创新“人才顾问+工作专员”服务模式,推动两区人才工作互促、资源叠加,服务升级,实现“1+1>2”的聚合效应。
  强化要素保障,持续优化区级“1+1+N”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出台“航十条”“产八条”等9项人才专项政策,导入“数字新基建”等支持基金超300亿元,累计兑现人才经费9800余万元。
  做大引才育才“磁力场”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长乐区紧紧围绕全区产业发展布局和社会事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健全人才培育体系,开创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局面。
  建立“双招双引”机制,发挥数字峰会、闽港合作等平台招引效应,挂牌成立上海、香港等域外招商引才工作站,举办“才聚新区智汇长乐”等招聘活动16场,提供就业岗位1.23万个,持续打响“长聚英才乐赢未来”、对台“招教引师”等品牌,新增市级及以上台籍教师24名、来航高校毕业生8000余名。
  做优“人才培育”载体,成立闽港职业应用教育联盟,落地首个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共建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长乐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省级名单,认定省“独角兽”“瞪羚”“科技小巨人”“专精特新”等企业38家。
  深化“但求所用”模式,坚持“企业认可即人才”,制定资格认定制、企业配额制、自主评价制等人才认定评价标准,推荐自主评价制企业12家、遴选配额制企业26家,在全市率先实施县区级“揭榜挂帅”制度,申报国家级产业人才项目26个,入选福建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5个。
  涵养服务人才“生态圈”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对人才的态度,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度,更彰显城市发展的高度。长乐区秉承人才至上、服务优先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聚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集聚高地,以优越的人才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深化“一站式”服务,推动福州新区(长乐)人才港建设,定制推出集成政务服务、金融支持等4类28项功能的“博乐卡”,受理人才生活补助、购房补贴等事项800余件,服务人才新设立企业18家。
  优化“全方位”保障,加快福州新区(长乐)两岸融合社区建设,统筹酒店式人才公寓等房源4000余套,群众路小学滨海校区等建成招生,主城区到滨海新城“半小时生活圈”大通道—G316实现主线通车,华山医院福建医院专科门诊增至44个。
  丰富“多场景”生活,链接商务印书馆、第二工人文化宫等优质资源,策划东湖大讲堂、读书沙龙等活动,举办“海峡情深共青春长山乐水幸福城”等婚恋交友、企业联谊活动,开展高层次人才疗休养培训班6期,全面打造多功能人才交流聚合空间。
  时序更替,新元肇启。新一年,长乐区将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论新战略新举措,立足“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努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让广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全力打造繁荣、富裕、文明、开放的现代化新兴港口城市注入人才力量。
  (通讯员 黄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