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须充分激活人才这一新质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以人才工作的主动,更好掌握创新主动、发展主动。
要培养集聚优秀人才。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亟需培养集聚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要坚持高质量自主培养和高标准精准引进两手抓,充分发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主力军作用,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着力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产学研协同发力,聚焦攻关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打造实践基地、现代产业学院等平台,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积极搭建干事舞台。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关键要打通人才价值实现通道。要以平台建设为抓手,积极搭建科技园、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平台,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筑梦地”。要坚持人尽其才,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鼓励引导人才领题攻坚,研究新问题、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尊重科研工作周期长的规律,健全落实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机制,多理解信任、少求全责备,保护好科技工作者的创业热情,推动真正具备发展优势、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技术和产品脱颖而出。
要做实做优人才生态。推动人才创新创业,打造更优、更活、更有温度的人才发展生态是重要保障。要健全分配机制,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更大受益权,充分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市场价值。要强化精准服务,健全人才服务专员制度,通过定向结对等方式,倾心解决住房保障、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及时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推动人才在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贡献智慧、成就事业、收获幸福。(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