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引育用”三步并进
周宁县精准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本报讯 2023年以来,宁德市周宁县深入探索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人才振兴之路,着力在多元化“引”、全链条“育”、多层面“用”上做文章,以优质人才政策拴心留人,以重大人才工程带动提升,以丰厚人才红利激发活力,为乡村振兴打造高质量人才“洼地”。
  立足实际 绘好“聚才大蓝图”
  拓宽“引”才通道。制定出台《周宁县“智汇云端”工程推进城乡一体产才融合若干措施》《周宁县“云端人才”评价认定办法》等人才政策,打通人才引进、培养和干事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2023年以来,共申报宁德市“天湖人才”11人,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12人,带动回引返乡创业人才1000多人,选树能人返乡创业典型示范项目22个。
  打造“专”才平台。成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26个、名医“师带徒”工作室4个,柔性引进省市名师、名校长、名医19名进驻工作室,在教育、医疗领域开展“师徒”帮带。制定《关于加强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八条措施》,在电商专业设置、直播电商人才引进培养、电商示范直播间建立等方面给予扶持,进一步强化直播电商人才队伍建设。
  构筑“智”才高地。在宁德全市首创政府顾问机制,引进政府顾问84人,在县域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并为县域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牵线搭桥。此外,每年统筹县人才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顾问费及开展调研论证、咨询及交通住宿等工作保障,以及奖励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作出突出贡献的顾问。
  靶向施策 奏响“育才主旋律”
  端稳资金扶持“大盘子”。优先保障人才财政资金拨付,每年拨出不少于400万元作为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专业人才每月分层次给予1000元~4000元生活补助,对创建各级创业孵化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分别给予5万元~50万元配套补助,让人才在周宁工作有奔头、得实惠。
  打好培智育才“组合拳”。充分发挥周宁县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协调中心“整合、交流、孵化、培训、服务”等功能,加强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金种子科研组培中心、“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平台建设,着力解决乡村人才短缺问题。坚持技能培训与现场实训相结合,2023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人才培训讲座27场次,人才交流论坛12场,培训农民965人次、电商人才1756人次,培养基层技术骨干260人。
  完善人才服务“全链条”。由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41名人才代表和专家,靠前协调解决各类问题。联合各类人才主管单位做好人才数据基础工作调研,按行业、系统分类建立人才动态信息库。制定《周宁县“云端英才卡”服务管理工作方案》,并在政务快捷、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8个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融汇力量 弹出“用才协奏曲”
  组团式服务,把“才”沉下去。制定出台《周宁县集聚下派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试行)》,成立乡村振兴人才协调服务中心,大力整合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金融助理员等多支下派队伍,组建9支乡村振兴工作组,提出谋划产业、技术指导、推进治理、金融服务、建强组织等“五项职能”,组团式、跨区域提供精准服务。2023年以来,实施服务项目178个,开展服务234次,帮助解决问题162个。
  产学研一体,把“智”用起来。持续深化与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宁德市农科所、宁德市茶科所、宁德师范学院等10余所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签约校地、校企合作项目36项。2023年以来,2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厅立项。企业创新群体不断壮大,共有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
  先富带后富,把“效”显出来。挖掘培养一批农业种植、木工技艺、古法酿酒等党员“双带双富”能手,创建高山茶、蔬菜等农村党员致富带富项目96个、农村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基地11个,将经济实力、发展动力、致富能力较弱的农户确定为帮带对象,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田间管理—产品销售”全过程服务。目前,周宁县9个乡镇实现示范基地全覆盖,辐射带动100多个村,为200多农户提供全过程服务,累计结对帮带群众2517名。(通讯员 周改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