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坚持引才聚智 厚植人才沃土
城厢区健全人才发展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今年以来,莆田市城厢区聚焦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用“好平台、好机制、好服务”引才聚智,厚植人才沃土,为城厢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搭平台 拓渠道
  打造引才“强磁场”
  建设一批产业服务平台。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金融服务中心等产业服务平台,出台《建设金融服务中心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若干措施》《城厢区关于扶持莆田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配套政策,涵盖落户奖励、租金补助、经营贡献奖励、金融创新激励、人才引进支持等一揽子优惠,引进优质企业66家。
  培育一批企业科创示范平台。实施科创载体建设工程,争创高能级人才集聚平台,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企业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6家,省级科技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
  打造一批政产学研合作平台。纵深推进校地合作,先后与北京大学城环学院、福州大学等7所高校签订人才战略合作协议,引入高端智囊型人才资源。召开政产学研对接会,集中签约18项合作项目。
  提质量 促发展
  构建育才“孵化器”
  做强产业“英才”。紧盯电子信息、新型功能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类人才需求对接,动态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探索建立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全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人计划”、省ABC类、工科类、“壶兰计划”等各级人才678人、省级产业领军团队3家,名医师带徒工作室3个,市级创新创业团队3家。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持续推进“产业赋能助力升级”企业论坛,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选派优秀的青年企业家(青年人才)、重点民营企业负责人参加专题培训班,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推动企业加快自我突破,实现跨越发展。今年共开展“绩效驱动增长”“智改数转”等企业论坛2期,100余名企业家参加培训。
  夯实制造“匠才”。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结合鞋服制造、工艺美术、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特点,针对性完善“职校+企业”“名师带徒”、成果转化等各类技能型人才培育模式,持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今年共设立企业职工培训中心2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63人,组织开展5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吸引超过400名技能人才参赛,为技能人才搭建展示、练兵、交流、评价的多元化平台。
  壮大青年“俊才”。成立青年创业促进会,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交流、合作与发展的平台,团结、凝聚和培养一批年轻优秀的创业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增强“青”动力。
  培育乡村“贤才”。充分发挥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培训基地作用,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为抓手,加大乡土实用人才培育,构建起分层次、分类别、分产业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脱颖而出。广泛吸纳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和一线“土专家”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力量,建立“理论素质+田间实训”实操培育模式,围绕蔬菜、果树、花卉等领域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班4期,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425人,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8人。
  优服务 解难题
  营造留才“暖心巢”
  健全配套保障。建立人才投入优先保障机制,及时兑现各类人才资金及配套补助资金,落实人才子女就学政策,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转学保障率达100%,持续健全人才住房保障体系,七中山人才公寓入驻高层次人才46名,同时中电科创核心区人才公寓项目正在施工阶段,拟新增人才公寓200余套。
  优化人才服务。完善处级领导联系企业、专家人才制度,建成五类在外人才信息库,广泛采取走访慰问、定期座谈、个别交流、谈心交心等方式,加强与人才的沟通联系,及时回应人才关切。打造“厢为企”人才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互联网+人才”服务模式,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一条龙”高效优质服务。组建人才服务队,深入企业精准对接企业人才需求。
  丰富人才活动。开展形式多样,贴合人才需求的特色活动,累计举办专题讲座、企业论坛、学术研讨、技能大赛、人才联谊等10余场人才活动,大力营造尊才爱才人才氛围,进一步增强高层次人才归属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