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张钰哲:第一位发现小行星的中国人
科学家 风采

  张钰哲(1902.2.16—1986.7.21),福建省闽侯县人,天文学家。1919年,他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毕业,考入清华学堂高等科。1923年赴美留学,先后在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和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学习,后又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1927年获得硕士学位,接着在叶凯士天文台攻读博士,于1929年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组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等。他是我国方位天体学和天体力学的开创人,长期从事小行星、彗星的研究,第2051号小行星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毕生致力于开拓和振兴我国天文事业,是我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他是第一位发现小行星的中国人,开创了中国人命名小行星的先河;他三次赴美学习和考察,只为给振兴国家贡献力量;他毕生致力于推动我国天文学事业发展;他还是天文科普工作的实践者,是我国天文科普的引路人。他就是张钰哲,我国现代天文学最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出身贫寒,从小志在四方
  1902年2月16日,张钰哲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一个职员家庭,有六个兄弟姐妹。张钰哲两岁时父亲逝世,虽生活艰难,但母亲仍坚持让其接受完整教育。1907至1912年,免费就读于福州明伦小学。
  1910年5月,哈雷彗星在天空中出现,张钰哲亲眼目睹了这个壮观的景象,从此便在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小学快毕业的那年,二哥把全家人都接到北京。于是,张钰哲转学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学习十分刻苦,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1919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北师大附中毕业后,进入清华学堂高等科学习。
  三渡重洋,只为振兴祖国
  张钰哲是一位赤诚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中曾三次赴美国学习和考察,但他始终怀着科学救国的热忱,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坚定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开拓了我国的天文事业。
  1923年,张钰哲首次赴美求学,先后在普渡大学学习机械工程、在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学。1925年,他转入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师从天文学家樊比博学习天文学。1926年,张钰哲毕业后,到叶凯士天文台攻读硕士学位。1927年获得硕士学位后,他继续留在叶凯士天文台工作。
  1928年11月22日晚,张钰哲在观测时意外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按照国际惯例,小行星可由发现者来命名。张钰哲身处异国他乡却心系祖国,将这颗小行星取名为“中华”。这次发现为我国当时落后的天文事业争得荣誉,也开创了中国人发现小行星的先河。
  1929年,张钰哲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那一刻,他遥望祖国、归心似箭。1929年秋,张钰哲启程回国。归国途中,他考察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四座天文台,为日后建设紫金山天文台奠定了基础。随后,他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上海。回国后,张钰哲受聘为中央大学教授,讲授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等课程。1940年底,张钰哲受聘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1941年6月30日,他冒着被日机轰炸的危险,带领队员从昆明出发,抵达甘肃临洮,拍摄到1941年9月21日发生的日全食过程。这是中国进行的第一次有组织的现代日食观测。
  1946年,张钰哲第二次前往美国。这次,他又来到叶凯士天文台,和樊比博教授继续合作。张钰哲利用美国先进的观测仪器,进行分光双星的光谱观测。1946年底,他应邀参加美国天文学年会,并宣读了题为《一颗新的食变星的速度曲线》的论文,受到与会人员的肯定。张钰哲还撰写了《大熊座W型交食双星的光谱观测》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这次在美国考察,张钰哲除了完成分光双星的光谱观测研究外,还发现了一颗新变星。
  张钰哲曾说:“中国古代有楚材晋用的故事,我虽算不上楚材,但也不甘心为晋所用。”对祖国怀有高度责任感的张钰哲,拒绝了美国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优厚待遇,于1948年5月回到祖国。1948年11月,中央研究院一些机构撤往台湾,张钰哲与天文研究所部分人员迁往上海,迎接解放。1949年9月,张钰哲返回南京,参与紫金山天文台的重建工作。
  1984年9月14日,张钰哲应哈佛大学史密松天文台的邀请,第三次赴美国。其间,张钰哲访问了加州大学,参观了基特峰天文台,看了口径4米的大望远镜、世界第一的太阳塔等。之后,他还访问了波士顿,考察了哈佛大学天文台和国际小行星中心。在哈佛大学,张钰哲作了《今日的中国天文台》的报告。同时,他再次来到芝加哥,重游叶凯士天文台。这次访问美国,张钰哲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天文事业的巨大发展,扩大了国际影响,提高了祖国的声誉。
  亲临一线,将毕生精力献给天文事业
  张钰哲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了我国天文事业,对我国天文台站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并连续三次当选为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会理事长。在此期间,张钰哲领导了全国天文学科的规划和发展,布局建设了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南京天文仪器厂等机构。紫金山天文台也在他的主持下获得快速发展,先后开拓了太阳物理、恒星物理、天文年历编算、射电天文等众多研究方向,丰富了我国天文学的研究领域。他带领科研人员致力于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开展小行星轨道测定、照相定位观测等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在国内都是开创性的。张钰哲和他领导的行星研究室共拍摄小行星、彗星底片8600多张,获得有价值的精确位置数据9300多个,发现了1000多颗小行星,其中有100多颗小行星和3颗紫金山彗星获得了国际正式编号和命名。
  张钰哲领导开创了我国小行星轨道计算、小行星的光度周期测定、人造卫星轨道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早在1957年,张钰哲就开始研究人造卫星轨道并发表了专题论文。20世纪60年代初,他还进行了有关月球火箭轨道的研究。1965年,他带领科研人员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方案论证和测轨、定轨等工作,为我国人造卫星上天及航天和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张钰哲对年轻人的成长极其关心,倾尽所能帮助从事天文工作的年轻人。新中国成立以后,紫金山天文台只有8名职工,张钰哲感受到人才的匮乏。他日思夜想如何招揽人才、培养人才,以充实天文研究的队伍。在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大调整时,他支持南京大学设立天文系。他聘请戴文赛、赵却民担任紫金山天文台学术委员会成员,邀请青年学子到天文台做兼职研究工作。他还把流散在全国各地的天文人才,尽可能招揽到天文台工作。就这样,紫金山天文台的研究队伍逐步得到了充实。张钰哲认为从事科学研究首先必须热爱,才能做出成绩来。所以,他在培养年轻人时,十分重视兴趣的培养,对于研究方向的选择也尊重学生的意愿。他始终坚持人尽其才的原则,注重发挥每个人的优点。他一生中所教育、培养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遍布我国各天文台站,成为天文研究的骨干力量。
  坚持真理,做天文科普的引路人
  张钰哲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他擅长书法诗画,精通音律,会弹钢琴,还工于篆刻。1930年,张钰哲被推荐为中国天文学会会刊《宇宙》的主编,并撰写了发刊词。之后,他除了编辑杂志外,还成为其主要撰稿人,相继发表40多篇文章,主要包括天文学家传记、观测日食报告、天文仪器介绍及中国天文学史,为天文知识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张钰哲发表的《天文学论丛》和《宇宙丛谈》两部文集,在天文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同时,他还在《大公报》上发表了3篇著名的“星期论文”,积极反击伪科学,弘扬科学精神。1949年,张钰哲创办《大众天文》。他还积极开展天文科普图书的编译,出版了《科学概论》《小行星漫谈》《地球之天体观》《哈雷彗星今昔》等一系列科普作品。
  1977年,张钰哲对哈雷彗星轨道演变的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进行了分析研究,引起了史学界的重视。在78岁高龄时,张钰哲还前往青藏高原为我国第一座毫米波天文观测站勘察选址,并且赶往云南地区,观测到1980年2月16日的日全食。
  张钰哲是科学家做科普的生动实践者。在张钰哲的倡导和支持下,紫金山天文台的科普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他把科普工作列入天文台的工作计划,成立专门的天文普及组,确定每周六、日为开放日。令人感动的是,他常常亲自给参观者们做讲解。他关心青少年天文爱好者的成长,经常答复他们的来信,还为他们举办天文科普讲座。他派人到一些学校演讲,到电台做广播,到一些场合放映科普影片、举办展览等。同时,他积极倡导建立北京天文馆,推动天文馆事业发展,以此发挥其在天文教学和科普方面的作用。
  1986年7月21日,张钰哲病逝。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遵照他的遗愿,张钰哲的骨灰深埋在紫金山天文台内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地面上没有任何标记。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杨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