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从溱潼少年到科技巨星
——记二○二三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
  6月24日晨光初照,科技界迎来辉煌时刻——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帷幕徐徐拉开,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与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共同登上这份国家科技荣誉的巅峰。
  在中国科技的浩瀚星空中,总有那么几颗星辰以其璀璨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李德仁院士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
  2023年,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耀光环落在他肩上,不仅是对这位测绘遥感领域巨擘数十年如一日贡献的最高赞誉,也是对他那颗拳拳爱国心的最好注解。
  李德仁,这位根植于泰州姜堰溱潼的科学巨匠,自1939年诞生于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便与科技的命运紧密相连。在这里,他度过了他的童年,小镇的宁静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他对知识的无尽渴求。
  11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江苏省泰州中学,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为他日后的科研之路埋下了伏笔。中学时期的小试牛刀,测量家乡“小泰山”的经历,似乎预示着他与测绘科学的不解之缘。
  1957年,命运的转折点悄然而至,李德仁被第八志愿录取,进入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今武汉大学信息学部),这看似偶然的选择,实则是他与测绘学深厚缘分的开始。
  大学时期的李德仁不仅是成绩斐然的“学霸”,更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学者。他敢于挑战权威,为苏联专家编写的教科书挑错,这种精神最终吸引了时任院长王之卓教授的注意,也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铺平了道路。
  然而,李德仁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因莫须有的问题失去读研资格,被迫成为一名工厂工人。但挫折没有让他放弃,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39岁的他终于实现了成为王之卓教授研究生的梦想。
  留学德国期间,李德仁更是以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毅力,仅用两年半时间完成了博士学业,解决了困扰测量学界百年的误差可区分性理论难题,他的名字因此闪耀在国际测绘学的星空。
  1985年,面对国外的优厚条件,李德仁选择了回国,回到他魂牵梦绕的武汉大学,开启他科技报国的壮丽篇章。他深知国家在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上的迫切需求,致力于推动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使中国在这一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汶川地震的教训更坚定了他建设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决心,他带领团队解决了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处理的一系列难题,确保了国家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科研之外,李德仁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坚持认为,教授的首要职责是教学,他亲自参与《测绘学概论》的授课,被誉为“最奢侈的基础课”,旨在激发更多年轻人对测绘遥感科学的热情。他的学生中不乏龚健雅这样的杰出人才,他们继承了老师的衣钵,继续在科研道路上发光发热。
  即便已近杖朝之年,李德仁院士仍未停下脚步,他正为“东方慧眼”星座项目倾注心血,这一项目旨在通过发射200颗卫星,实现对地观测的全面升级,让卫星技术更加贴近民众生活,实现“大众玩卫星”的时代愿景。
  他提出的智能卫星“通、导、遥”一体化理念,正逐步变为现实,展现了一个战略家的前瞻视野和对国家科技发展的深切关怀。
  李德仁院士的一生,是不断求索、不断创新、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读书、思维、创新、实践”的人生信条,激励着无数科技工作者心怀家国,勇攀高峰。
  在李德仁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看到了科技兴国梦想的光芒。他的故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一抹亮丽的色彩,是激励后来者不断前行的强大力量。
  (综合自央视新闻、灼见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