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小市场促进就业大民生
本报讯 今年以来,永安市利用多功能设施开展全方位优质服务,赋能零工市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永安市坚持就业优先导向,以零工市场为“小切口”和“新引擎”,跳出小零工,着眼大就业,建设长效长治机制,培育就业提质扩容新动能,不断释放零工市场综合效应。2024年,永安市城镇新增就业2154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66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44人。
永安市紧盯“服务大就业、建设大市场”目标,率先在全省山区县打造规模最大、融“社会零工、企业用工、专家人才、山海人力资源对口协作”四个服务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将企业用工模块植入“数智零工”APP,坚持社会零工和企业用工“双服务”“双贯通”,实现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双保障”。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并重、人力资源市场与零工市场并举、硬件和软件建设并力、线上和线下服务并行”四个结合,着力发挥零工市场“化零为整、长短融合、扶弱助强、内联外引”四大作用。以线上零工信息平台为支撑,线下零工服务场所为阵地,多方位发力,制定实施方案,实现线下与线上联动、一体化“闭环”服务。运营半年以来,共注册会员10648人,零工交易1025人次;开展各类直播24场、主题沙龙12场、企业零工座谈8场,专场招聘6场,使零工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永安市一方面探索创新零工群体特色职业培训模式,对接永安林竹产业人才需求,将“竹师傅”行业性用工服务模块融入零工市场,形成竹农与专业队伍紧密衔接的线上到线下的林竹产业全链条服务,不断提升零工市场用工服务质效。另一方面,探索拓展区域协调发展就业创业新领域,以浦永对口合作、晋永山海协作为契机,发挥山海各自优势,签订交流合作项目,新建“晋永人力资源交流中心、盘古创业(上海)永安实践服务中心”等5个人才驿站(专家导师工作站);孵化创新创业项目3个。统筹区域内各类公共就业服务资源,突出抓好社会零工、企业用工、专家人才、乡村振兴人才、困难群体就业、基层就业创业等六类群体服务及“技能提升、数字赋能”两个专项服务。运营以来,开展职业指导830余人次、职业技能培训360余人次、劳务对接900余人次。
(特约记者 杨家璋 通讯员 朱捷)
永安市坚持就业优先导向,以零工市场为“小切口”和“新引擎”,跳出小零工,着眼大就业,建设长效长治机制,培育就业提质扩容新动能,不断释放零工市场综合效应。2024年,永安市城镇新增就业2154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66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44人。
永安市紧盯“服务大就业、建设大市场”目标,率先在全省山区县打造规模最大、融“社会零工、企业用工、专家人才、山海人力资源对口协作”四个服务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将企业用工模块植入“数智零工”APP,坚持社会零工和企业用工“双服务”“双贯通”,实现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双保障”。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并重、人力资源市场与零工市场并举、硬件和软件建设并力、线上和线下服务并行”四个结合,着力发挥零工市场“化零为整、长短融合、扶弱助强、内联外引”四大作用。以线上零工信息平台为支撑,线下零工服务场所为阵地,多方位发力,制定实施方案,实现线下与线上联动、一体化“闭环”服务。运营半年以来,共注册会员10648人,零工交易1025人次;开展各类直播24场、主题沙龙12场、企业零工座谈8场,专场招聘6场,使零工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永安市一方面探索创新零工群体特色职业培训模式,对接永安林竹产业人才需求,将“竹师傅”行业性用工服务模块融入零工市场,形成竹农与专业队伍紧密衔接的线上到线下的林竹产业全链条服务,不断提升零工市场用工服务质效。另一方面,探索拓展区域协调发展就业创业新领域,以浦永对口合作、晋永山海协作为契机,发挥山海各自优势,签订交流合作项目,新建“晋永人力资源交流中心、盘古创业(上海)永安实践服务中心”等5个人才驿站(专家导师工作站);孵化创新创业项目3个。统筹区域内各类公共就业服务资源,突出抓好社会零工、企业用工、专家人才、乡村振兴人才、困难群体就业、基层就业创业等六类群体服务及“技能提升、数字赋能”两个专项服务。运营以来,开展职业指导830余人次、职业技能培训360余人次、劳务对接900余人次。
(特约记者 杨家璋 通讯员 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