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与县域发展同频共振

本报讯 近年来,莆田市仙游县锚定人才强县战略,围绕“引才、育才、用才”全链条发力,以“三重聚力”为引擎,盘活人才“蓄水池”,激活人才“源动力”,推动人才工作与县域发展同频共振。
聚力需求引才,厚植产业人才沃土。立足“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特色禀赋,仙游县紧扣木雕、仙作红木家具产业升级需求,同步布局电子信息、新型功能材料等新赛道,动态编制《仙游县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围绕县域“3+2+1”产业微集群、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和民生短板,实施“需求+”引才行动,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2场,提供招聘岗位7.02万个次,新增和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00余名;采取项目合作、技术指导、兼职兼薪等灵活多样方式,柔性引进硅钢专家张凤泉、山东大学王桂龙博士、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7名。
聚力梯次育才,锻造多维人才梯队。深化“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围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重点建设工艺美术等与县域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联合三福、鲁艺、京东等企业设立“订单班”“冠名班”,为企业定向培养技术骨干。借力省内福州大学等10所高校与18个乡镇结对共建,开展“组团式”技术帮扶,策划开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等14个类别67场镇村两级“大培训”,累计培训实用型人才3900多人次。选派8名乡村振兴“头雁”赴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学习,带动43家龙头企业升级;创新与浙江瑞安党校、省内晋江党校的“校校共建”模式,选派4批次130名干部赴外学习先进经验,构建“领军人才引领、中坚力量支撑、后备梯队跟进”的人才雁阵格局。
聚力创新用才,激活人才内生动力。推行“以事择人、人岗相适”机制,建立人才效能动态评估体系,推动人才与项目、产业深度耦合。实施“青蓝结对”工程,组建名师工作室32个,辐射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200名;设立莆仙戏名家工作室,传承非遗技艺;创新科技特派员选任模式,推行“团队+法人+个人”选任方式,协助构建“企业+智库+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让人才在实战中成长。设立“仙游县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体系,奖励在产业转型、文化传承等领域贡献突出的领军人才,营造尊重创造、成就梦想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仙游县将继续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理念,以更优生态聚才、更实举措留才、更强平台用才,全力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通讯员 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