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兴企 启智创新
本报讯 近年来,莆田市城厢区将民营企业人才作为重要资源,紧扣产业链发展需要,持续推动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向民营企业集聚,努力培养一支“政治上有方向、发展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的民营企业人才队伍。
铸牢思想“红心”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产业赋能”等主题,开展“踔厉奋发,赓续前行”理想信念研修班、“产研协同”外出考察等多项活动,组织民营企业家学理论、知政策、促提升,筑牢思想根基。2024年以来,累计组织30余场企业家活动,参与企业人才超1000人次。
做优政企互动平台。积极搭建政企沟通渠道,结合“百名干部进百企”“企业家接待日”等活动,聚焦8条重点产业链,用好“企业点单、产业链党委派单、职能部门接单”三单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培育技能人才、对接科技成果、洽谈金融服务等,切实做到响应有速度、工作有准度、纾困有力度。
鼓励积极谏言献策。先后举荐100多位优秀民营企业人才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不断扩大民营企业人才政治、社会参与度。组织民营企业人才参加新春茶话会、家乡行等活动,积极为城厢区发展谏言献策。
润泽育才“绿土”
深化校企合作。充分释放民营企业科研平台、科研技术、创新力量的“乘数效应”,积极链接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等高校院所资源,针对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开展“智转数改”等各类专项培训,累计培训超200人次。
激发孵化创新。依托1家省级科技孵化器、6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星创天地等平台,开展“源来好创业”创业孵化基地体验日活动,促成孵化创业项目90个,涵盖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医疗健康大数据等领域,项目总产值超3亿元。
汲取榜样智慧。发挥老一辈民营企业人才“传帮带”作用,通过举办“兴科技欣人才新赛道”主题沙龙等20余场,促成老中青企业家人才结对交流,共谋发展。组织推荐郑春辉、郭继光、吴其明等一批民营企业人才成功获评各级人才荣誉项目10余项。
拓展经济“蓝海”
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聚焦产业发展需求,落实《关于实现2025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支持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等一揽子发展政策,精准开展入企政策宣讲21场,树立民营企业人才创业信心。
畅通金融绿色通道。主动链接银行、券商等专业金融机构,用好用活政银企对接平台,合计申报金额4402万元的超长期国债顺利通过国家部委审查,为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提供稳定资金支持。
推动产业协调提升。创新成立鞋服、食品产业链党委,吸纳上下游企业、职能部门、园区、科研院所等链上主体,充分发挥党组织“聚资源、聚人才、聚活力”优势,推动链上110余家规上企业资源共享、技术创新,有效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通讯员 城组轩)
铸牢思想“红心”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产业赋能”等主题,开展“踔厉奋发,赓续前行”理想信念研修班、“产研协同”外出考察等多项活动,组织民营企业家学理论、知政策、促提升,筑牢思想根基。2024年以来,累计组织30余场企业家活动,参与企业人才超1000人次。
做优政企互动平台。积极搭建政企沟通渠道,结合“百名干部进百企”“企业家接待日”等活动,聚焦8条重点产业链,用好“企业点单、产业链党委派单、职能部门接单”三单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培育技能人才、对接科技成果、洽谈金融服务等,切实做到响应有速度、工作有准度、纾困有力度。
鼓励积极谏言献策。先后举荐100多位优秀民营企业人才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不断扩大民营企业人才政治、社会参与度。组织民营企业人才参加新春茶话会、家乡行等活动,积极为城厢区发展谏言献策。
润泽育才“绿土”
深化校企合作。充分释放民营企业科研平台、科研技术、创新力量的“乘数效应”,积极链接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等高校院所资源,针对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开展“智转数改”等各类专项培训,累计培训超200人次。
激发孵化创新。依托1家省级科技孵化器、6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星创天地等平台,开展“源来好创业”创业孵化基地体验日活动,促成孵化创业项目90个,涵盖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医疗健康大数据等领域,项目总产值超3亿元。
汲取榜样智慧。发挥老一辈民营企业人才“传帮带”作用,通过举办“兴科技欣人才新赛道”主题沙龙等20余场,促成老中青企业家人才结对交流,共谋发展。组织推荐郑春辉、郭继光、吴其明等一批民营企业人才成功获评各级人才荣誉项目10余项。
拓展经济“蓝海”
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聚焦产业发展需求,落实《关于实现2025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支持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等一揽子发展政策,精准开展入企政策宣讲21场,树立民营企业人才创业信心。
畅通金融绿色通道。主动链接银行、券商等专业金融机构,用好用活政银企对接平台,合计申报金额4402万元的超长期国债顺利通过国家部委审查,为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提供稳定资金支持。
推动产业协调提升。创新成立鞋服、食品产业链党委,吸纳上下游企业、职能部门、园区、科研院所等链上主体,充分发挥党组织“聚资源、聚人才、聚活力”优势,推动链上110余家规上企业资源共享、技术创新,有效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通讯员 城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