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平潭综合实验区
典型选树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本报讯 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着眼以典型引领激发人才创新动能,大力培养选树、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有效激发各领域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验区开放开发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拓宽发现选树渠道。坚持在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中选树典型、发现人才,引导各区直部门聚焦中心大局、地方发展,深入挖掘选树对实验区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分层分类做好先进典型分领域储备,每半年更新一次全区各类表彰、表扬、创建示范等荣誉信息库,共收录掌握各类个人荣誉3060项,为选树典型提供充沛源头活水,有效破解先进典型储备较少,推荐“急找现用”的问题。近年来,全区累计开展表彰工作16项,表彰奖励在实验区两岸融合、自贸工作、“国际旅游岛”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1052人次,推荐获评省部级及以上表彰荣誉108人次,在全区树立崇尚典型、争先成才的良好氛围。
  搭建作用发挥平台。结合行业特点、个人特长,打造先进典型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平台,指导建立各类工作室20余个,持续发挥典型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如,聘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个人”范雪春担任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成立“范雪春专家工作室”,助推“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课题研究被列为国家考古领域重大课题,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入选“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通过“一事一议”方式认定为实验区特殊贡献人才。引导“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建设者”陈孟邦牵头成立两岸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中心,发挥以台引台、以才引才作用,先后引进11家台资集成电路企业落地平潭,引领两岸集成电路产业融合发展,并被认定为省级B类高层次人才。推动“全省人民调解先进个人”薛清德成立“台胞薛清德调解室”,发挥台胞调解员独特身份和先进典型的认同优势,累计调解涉台纠纷60余起,并享受实验区贡献型台湾人才津贴。
  营造激励担当氛围。完善先进典型激励举措,落实人才津贴、疗养修养、学习研修等待遇,将35名先进典型纳入实验区党政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对象,加强定期走访慰问、跟踪管理和廉政提醒,做到政治上加强关怀、待遇上加强关心、生活上加强关爱。强化先进典型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优先推荐参选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推荐“全国三八红旗手”薛玉凤、“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刘爱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发挥人才参政议政作用,更好地为平潭发展发声。在“中国平潭”公众号开设“平潭郎”专栏,累计推出153篇人物系列报道,深入宣传各类先进个人投身实验区建设的典型事迹,推动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通讯员 庄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