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深圳”能量助力科技创新再提升
仙游人才深圳取经满载而归启新程
  本报讯 近日,“仙游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人才工作者素质提升班”在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举行。这场为期6天的“充电之旅”,由47名年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与涉企服务人才工作者组成的“双学员”队伍,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碰撞思想、汲取智慧,带回了171条沉甸甸的发展良策,为仙游县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仙游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宇家在开班式上强调,要充分认识学习培训的重要意义,明晰为什么而来;要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自觉,明确要怎么学好;要努力在“创新高地”上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在“对标一流”中汲取智慧、突围转型,在“时代浪潮”下更新知识、提升能力。
  从深圳湾创业广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郁氛围,到微漾国际众创空间跨境资源整合的精细服务;从字节跳动火山引擎展现的A I变革力量,到联想未来中心智能制造的全流程赋能……学员们用心听、用心看、用心悟,沉浸于这座创新之城的每一次脉动。
  “ 深圳用科技延续艺术生命,这给我们红木产业极大启示。”一位红木企业负责人在雅昌艺术中心感叹道。而走进大族激光与国瓷永丰源,从“逆向创新”的市场导向,到老字号“国瓷”的文化焕新,更让仙游企业家看到了传统产业“老树新花”的突围路径。
  面对深圳经验,仙游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产业层次上的短板愈发清晰,也恰恰指明了未来发力的方向。
  围绕产业升级、营商环境、人才引育等维度,学员们提出系统性建议。在产业动能提升方面,聚焦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动能培育,建议政府牵头建设“红木家具公共仓储交易平台”,破解中小企业库存与资金压力;推动工艺美术、鞋服等产业组建“链长制+产业联盟”,强化集群协作;共建产学研平台或探索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降低中小企业创新门槛。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议推行“一网通办”“容缺受理”及园区事园区办;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打造创客空间激活双创;实施“精准执法”,即“联合检查+首违不罚”,制定重点企业绿色通道,推广政策“免申即享”。在人才引育创新方面,推动产教融合定向培养技工,柔性引进专家;落实人才住房、子女教育保障;探索开设中小企业产业紧缺人才培训班。
  171条建议背后,是政企同心的发展共识。红木企业代表陈铭洲疾呼“从产地品牌向企业品牌跃升”,人才工作者陈颖则强调要学习深圳“硬基础”与“软服务”并重。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建庚在结业式上部署下一步行动时强调,要坚定信心、对标追赶,把深圳经验转化为具体举措;优化环境、精准赋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转变作风、提升效能,让“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深入人心。
  满载“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深圳基因,仙游政企人才骨干满怀信心回归日常工作。这场思想破冰的终点,正是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当“圳能量”汇入木兰溪畔,一幅政企同频、产业跃升的崭新画卷,正在仙游大地徐徐展开。 (通讯员 郑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