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
本报讯 连日来,三明市科技小院创建提能培训会在宁化举行,来自全市各县科协及相关工作人员近60人参加。这是宁化县立足引才、用才、留才、育才,激活发展智力引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诠释。
宁化地处闽赣边界,是客家祖地、千年古县,也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近年来,宁化立足红色资源等优势,致力产业领跑,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通过产业转型和“大招商招好商”战略的实施,逐步构建起以现代农业、工业主导产业和文旅产业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体系,引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宁化大力推进实施“人才兴县”战略,通过打好引育用留“ 组合拳”,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为吸纳人才回归家乡,宁化扎实推进“葛藤人才行动”和“宁籍人才”回归专项行动,通过开展“千名高校毕业生三明行”、送岗留才进校园等活动,吸引1080人就业创业。通过举办“双招双引”专家宁化行等活动,推动100多名专家人才到宁化服务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新建博士创新站、专家工作站、名医工作室、专科联盟等11个。
既要吸引人才,更要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宁化联合县职业中专学校,针对空调、纺织、光电等产业开设“订单式”技能培训班,培养技术工人150余名,为工业产业发展补充技能型人才。宁化做实保障“留”才工作,健全“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绿卡”服务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人才医疗保障、父母关怀、住房保障等多项配套政策,对创业人员给予税收减免、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以奖代补等扶持。
宁化将人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充分支持重点领域人才和团队创新创业,全面落实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等激励奖补措施,人才专项资金投入稳步增长,有力保障政策待遇落实。2024年,全县投入人才工作经费2500余万元,同比增长3.14%,兑现人才政策奖励资金490余万元。
“ 宁化紧扣重点产业领域,培养企业管理、产业工人、乡村振兴、文体艺术等人才队伍,今年以来组织2200余人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宁化县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通讯员 赖全平 钟森 邱翠冰)
宁化地处闽赣边界,是客家祖地、千年古县,也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近年来,宁化立足红色资源等优势,致力产业领跑,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通过产业转型和“大招商招好商”战略的实施,逐步构建起以现代农业、工业主导产业和文旅产业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体系,引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宁化大力推进实施“人才兴县”战略,通过打好引育用留“ 组合拳”,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为吸纳人才回归家乡,宁化扎实推进“葛藤人才行动”和“宁籍人才”回归专项行动,通过开展“千名高校毕业生三明行”、送岗留才进校园等活动,吸引1080人就业创业。通过举办“双招双引”专家宁化行等活动,推动100多名专家人才到宁化服务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新建博士创新站、专家工作站、名医工作室、专科联盟等11个。
既要吸引人才,更要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宁化联合县职业中专学校,针对空调、纺织、光电等产业开设“订单式”技能培训班,培养技术工人150余名,为工业产业发展补充技能型人才。宁化做实保障“留”才工作,健全“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绿卡”服务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人才医疗保障、父母关怀、住房保障等多项配套政策,对创业人员给予税收减免、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以奖代补等扶持。
宁化将人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充分支持重点领域人才和团队创新创业,全面落实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等激励奖补措施,人才专项资金投入稳步增长,有力保障政策待遇落实。2024年,全县投入人才工作经费2500余万元,同比增长3.14%,兑现人才政策奖励资金490余万元。
“ 宁化紧扣重点产业领域,培养企业管理、产业工人、乡村振兴、文体艺术等人才队伍,今年以来组织2200余人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宁化县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通讯员 赖全平 钟森 邱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