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福彩公益金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公益金为民,情暖千万家。为推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美好图景在鹭岛照进现实,2024年度,厦门市民政局聚焦老年人晚年福祉与儿童健康成长,累 计 投 入 各级福彩公益金11518.66万元。通过精准对接需求、高效规范管理,让每一分资金都发挥最大社会效益。
数据互联 构建区域养老新生态
“ 多亏‘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80岁的独居老人林爷爷由衷地感叹。回想起不久前在家中洗澡时不慎摔倒的惊险一幕,他仍然心有余悸。当时,安装在墙角的“邻安康”智能监测仪敏锐捕捉到异常动静,第一时间精准发送跌倒预警信号至平台。很快,救援人员便赶到林爷爷家中,将他送往医院救治。
林爷爷的这次获救经历,生动展现了厦门市翔安区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数字化服务的升级成效。林爷爷坦言,随着年龄增长,独自在家最担忧的就是突发意外却无人知晓。如今,家中的智能监测仪直接连接区域平台,让他的居家养老生活更安心。
这样的高效救助,正是翔安区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强大数据支撑和功能集成的直接体现。走进厦门市翔安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一面巨大的智慧屏幕映入眼帘。屏幕上,信息窗口正实时动态展示着接入系统居家老人呼吸、心率等数据。目前,平台已为区内391名有切实需求的孤寡、独居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安装了“邻安康”智能监测设备。
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的建设与运营离不开这些年福彩公益金持续投入的18万元资金。在此支持下,平台功能日趋完善。点开平台首页,辖区内老年人信息、养老设施分布等关键数据一目了然,翔安区养老服务的整体供需全景清晰展现,为工作人员精准掌握信息、智能调配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作人员介绍,翔安区户籍老年人口约7.2万人,户籍老龄化率达16.20%,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因此,翔安区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精准聚焦服务对象,将孤寡、独居、空巢等1394名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作为重点保障对象,并通过城乡统筹布局,持续优化城乡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与供给。
养老服务综合平台不仅是高效的服务窗口,更是行业监管的重要载体。依托平台,目前已实现对区内4家养老院主要出入口、公共活动区域及食堂后厨等重点部位的摄像头联网监控,有效提升了机构管理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为全方位满足辖区老人的生活需求,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还积极延伸服务触角。在助餐服务方面,创新采用“中央厨房制餐+第三方配送”模式,将热乎可口的饭菜深入村(居),精准配送到户,让1600余名老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便捷、营养的用餐服务。展望未来,翔安区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依托现有平台基础,开发更便捷的小程序,进一步优化包括订餐在内的各项服务流程,让辖区老年人的智慧养老体验更加舒心、省心。”
多元服务 守护幸福养老时光
家住新店街道的朱奶奶,过去面对好姐妹们的来访,心里总是夹杂着几分甜蜜的烦恼。姐妹们常常一来就是一整天,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可到午间需要小憩片刻,有限的住房空间让老姐妹们无处休息,成了朱奶奶待客的大难题。
这个难题在一年半前迎来了转机。“自从咱们街道的照料中心开了门,我这心里可踏实多了!”朱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姐妹们再来,再也不用为中午打个盹儿发愁啦!”她热情地介绍道,照料中心的一楼是宽敞明亮的公益开放场所,也是她和好朋友们相约唱歌、跳舞、下棋的快乐天地;而二楼的免费休息室,则为她们提供安心午休的舒适空间。
得益于福彩公益金146万元的专项支持,新店街道(东兴)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于2023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这笔资金悉数投入中心的室内外适老化装修及专业适老化设施设备的购置。从防滑地板、无障碍通道到舒适的助老扶手,贴心的细节为中心持续提供高质量服务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如今,新店街道(东兴)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已成为周边社区老人的重要活动场所,日均服务超100人次。随着功能日益完善,中心不仅设有食堂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饮食需要,还积极链接资源,与医疗机构合作,定期开展义诊、免费体检、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切实守护老人们的健康。
“以前只觉得吃得好睡得好就够了,现在每天都想来中心,看看有什么活动可以报名参与。”陈爷爷乐呵呵地表示,并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参加活动制作完成的漆扇。原来,中心带来的变化不单单满足于老人日常生活需要。
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自中心投入运营以来,已开展活动90余场,活动内容涉及文体、庆典、公益等多个主题。中心还成立国画小组、花艺小组、形体舞小组等特色活动小组,有效丰富辖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不止新店街道,在厦门,社区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遍地开花。2024年,厦门市分配市级福彩公益金850万元,专项补贴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的建设。这些遍布城乡的温馨家园,有效解决像朱奶奶家那样的空间难题,更提供了餐饮、康养、文娱等多样化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老有所乐”。
助医助学 绘就儿童美好生活
走进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院康复区,宽敞明亮。 11岁的小飞正在物理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肌肉拉伸。理疗师轻柔地抬起他的手臂,引导他完成专业动作。“疼”,小飞忍不住喊道,理疗师及时鼓励:“坚持住,小飞真棒!”并适时轻拍肩膀给予安慰。
“这孩子太不容易了。”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感慨着,小飞从小就患有重度脑瘫,并伴有多次癫痫发作史,身体状况复杂。2024年6月,小飞的健康状况又遭遇严峻挑战。他突然出现频繁咳嗽和呼吸急促,经诊断被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性肺炎”。这次感染,让小飞本就脆弱的免疫系统雪上加霜。
值得欣慰的是,小飞符合由福彩公益金支持的“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的条件,并获得3160.82元专项康复资金。据了解,“该计划旨在为0~18周岁厦门市户籍孤儿提供兜底性医疗康复保障,覆盖其年度医疗康复自付费用,并为疑难杂症提供专项支持。小飞的经历并非个例,2024年,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院通过该计划获得3万元资金,成功为包括小飞在内的3名患病孤儿支付治疗康复费用。
作为集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工服务一体化任务的厦门市唯一公办儿童福利机构,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院为像小飞一样的困境儿童提供着全方位的保障。目前,该院现有建筑面积达
5.6万平方米,抚育着100余名困境儿童。
对于年满18周岁后继续求学的孤儿,“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为每人提供每学年1万元的帮助。2024年,厦门市共有21名符合条件的学子受益,项目年度支出总计16.92万元。
“除了支持医疗康复的‘明天计划’和教育援助的‘圆梦工程’外,我市2024年还投入福彩公益金200万元,专项用于为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厦门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在保障困境儿童基本权益的基础上,还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为个体提供差异化帮扶方案,助力他们茁壮成长、自信拥抱未来。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美德,在鹭岛薪火相传。厦门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厦门市将继续大力支持福彩事业发展,充分践行福彩公益金“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持续完善关爱服务体系,让“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大同理想,化作美丽鹭岛的温暖底色。
(见习记者毛佳鑫)
数据互联 构建区域养老新生态
“ 多亏‘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80岁的独居老人林爷爷由衷地感叹。回想起不久前在家中洗澡时不慎摔倒的惊险一幕,他仍然心有余悸。当时,安装在墙角的“邻安康”智能监测仪敏锐捕捉到异常动静,第一时间精准发送跌倒预警信号至平台。很快,救援人员便赶到林爷爷家中,将他送往医院救治。
林爷爷的这次获救经历,生动展现了厦门市翔安区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数字化服务的升级成效。林爷爷坦言,随着年龄增长,独自在家最担忧的就是突发意外却无人知晓。如今,家中的智能监测仪直接连接区域平台,让他的居家养老生活更安心。
这样的高效救助,正是翔安区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强大数据支撑和功能集成的直接体现。走进厦门市翔安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一面巨大的智慧屏幕映入眼帘。屏幕上,信息窗口正实时动态展示着接入系统居家老人呼吸、心率等数据。目前,平台已为区内391名有切实需求的孤寡、独居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安装了“邻安康”智能监测设备。
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的建设与运营离不开这些年福彩公益金持续投入的18万元资金。在此支持下,平台功能日趋完善。点开平台首页,辖区内老年人信息、养老设施分布等关键数据一目了然,翔安区养老服务的整体供需全景清晰展现,为工作人员精准掌握信息、智能调配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作人员介绍,翔安区户籍老年人口约7.2万人,户籍老龄化率达16.20%,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因此,翔安区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精准聚焦服务对象,将孤寡、独居、空巢等1394名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作为重点保障对象,并通过城乡统筹布局,持续优化城乡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与供给。
养老服务综合平台不仅是高效的服务窗口,更是行业监管的重要载体。依托平台,目前已实现对区内4家养老院主要出入口、公共活动区域及食堂后厨等重点部位的摄像头联网监控,有效提升了机构管理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为全方位满足辖区老人的生活需求,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还积极延伸服务触角。在助餐服务方面,创新采用“中央厨房制餐+第三方配送”模式,将热乎可口的饭菜深入村(居),精准配送到户,让1600余名老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便捷、营养的用餐服务。展望未来,翔安区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依托现有平台基础,开发更便捷的小程序,进一步优化包括订餐在内的各项服务流程,让辖区老年人的智慧养老体验更加舒心、省心。”
多元服务 守护幸福养老时光
家住新店街道的朱奶奶,过去面对好姐妹们的来访,心里总是夹杂着几分甜蜜的烦恼。姐妹们常常一来就是一整天,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可到午间需要小憩片刻,有限的住房空间让老姐妹们无处休息,成了朱奶奶待客的大难题。
这个难题在一年半前迎来了转机。“自从咱们街道的照料中心开了门,我这心里可踏实多了!”朱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姐妹们再来,再也不用为中午打个盹儿发愁啦!”她热情地介绍道,照料中心的一楼是宽敞明亮的公益开放场所,也是她和好朋友们相约唱歌、跳舞、下棋的快乐天地;而二楼的免费休息室,则为她们提供安心午休的舒适空间。
得益于福彩公益金146万元的专项支持,新店街道(东兴)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于2023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这笔资金悉数投入中心的室内外适老化装修及专业适老化设施设备的购置。从防滑地板、无障碍通道到舒适的助老扶手,贴心的细节为中心持续提供高质量服务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如今,新店街道(东兴)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已成为周边社区老人的重要活动场所,日均服务超100人次。随着功能日益完善,中心不仅设有食堂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饮食需要,还积极链接资源,与医疗机构合作,定期开展义诊、免费体检、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切实守护老人们的健康。
“以前只觉得吃得好睡得好就够了,现在每天都想来中心,看看有什么活动可以报名参与。”陈爷爷乐呵呵地表示,并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参加活动制作完成的漆扇。原来,中心带来的变化不单单满足于老人日常生活需要。
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自中心投入运营以来,已开展活动90余场,活动内容涉及文体、庆典、公益等多个主题。中心还成立国画小组、花艺小组、形体舞小组等特色活动小组,有效丰富辖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不止新店街道,在厦门,社区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遍地开花。2024年,厦门市分配市级福彩公益金850万元,专项补贴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的建设。这些遍布城乡的温馨家园,有效解决像朱奶奶家那样的空间难题,更提供了餐饮、康养、文娱等多样化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老有所乐”。
助医助学 绘就儿童美好生活
走进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院康复区,宽敞明亮。 11岁的小飞正在物理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肌肉拉伸。理疗师轻柔地抬起他的手臂,引导他完成专业动作。“疼”,小飞忍不住喊道,理疗师及时鼓励:“坚持住,小飞真棒!”并适时轻拍肩膀给予安慰。
“这孩子太不容易了。”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感慨着,小飞从小就患有重度脑瘫,并伴有多次癫痫发作史,身体状况复杂。2024年6月,小飞的健康状况又遭遇严峻挑战。他突然出现频繁咳嗽和呼吸急促,经诊断被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性肺炎”。这次感染,让小飞本就脆弱的免疫系统雪上加霜。
值得欣慰的是,小飞符合由福彩公益金支持的“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的条件,并获得3160.82元专项康复资金。据了解,“该计划旨在为0~18周岁厦门市户籍孤儿提供兜底性医疗康复保障,覆盖其年度医疗康复自付费用,并为疑难杂症提供专项支持。小飞的经历并非个例,2024年,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院通过该计划获得3万元资金,成功为包括小飞在内的3名患病孤儿支付治疗康复费用。
作为集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工服务一体化任务的厦门市唯一公办儿童福利机构,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院为像小飞一样的困境儿童提供着全方位的保障。目前,该院现有建筑面积达
5.6万平方米,抚育着100余名困境儿童。
对于年满18周岁后继续求学的孤儿,“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为每人提供每学年1万元的帮助。2024年,厦门市共有21名符合条件的学子受益,项目年度支出总计16.92万元。
“除了支持医疗康复的‘明天计划’和教育援助的‘圆梦工程’外,我市2024年还投入福彩公益金200万元,专项用于为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厦门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在保障困境儿童基本权益的基础上,还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为个体提供差异化帮扶方案,助力他们茁壮成长、自信拥抱未来。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美德,在鹭岛薪火相传。厦门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厦门市将继续大力支持福彩事业发展,充分践行福彩公益金“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持续完善关爱服务体系,让“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大同理想,化作美丽鹭岛的温暖底色。
(见习记者毛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