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笔绘就振兴画卷
党建兴则乡村兴,党建强则乡村强。在莆田这片热土上,有3位驻村第一书记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在东沙、埔柳、后塘三个村镇挥毫泼墨,绘就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振兴画卷。
东沙村许志雄:
扎根红色沃土
莆田市卫健委选派的东海镇东沙村驻村第一书记许志雄,自驻村以来,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为纽带、以民生为根本,充分挖掘东沙村红色底蕴与民俗特色,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取得实效,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许志雄深知,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到任后,他迅速将加强党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协助村党支部严格落实学习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累计开展专题学习29次,为支部党员讲授党课3次。同时,积极落实“机关+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精准对接派出单位莆田市卫健委和东沙村党支部,共同梳理东沙村发展思路,协调双方共同制定村庄产业发展规划。在优化队伍建设方面,今年以来,共发展预备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培育村级后备力量3名,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筑牢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埔柳村张逢付:
三驱激活振兴梦
莆田市司法局选派至华亭镇埔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张逢付,自任职以来,始终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立足村情实际,坚持抓党建聚合力、强产业促增收、夯基础惠民生,精准施策、实干担当,为埔柳村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驻村伊始,张逢付就明确了“党建强则乡村兴”的工作思路,将建强村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常态化“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参加主题党日活动10次,上党课1次,将党的理论与政策方针转化为党员心中的共识与行动上的自觉。重视党员发展与后备培育,驻村期间培育年轻后备力量6名,转正1名优秀党员,接收1名预备党员,优化村党组织年龄结构,提升村干部队伍中年轻人才储备。同时,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党员在兰亭农场、育苗基地等5个项目中协调土地流转、发动群众力量,通过“党员责任岗”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后塘村黄屹:
实干担当绘蓝图
莆田学院选派至华亭镇后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黄屹,自任职以来,始终牢记职责使命,聚焦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紧扣“党建引领、民生实事、产业增效”三大重点,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绩撰写新篇。
黄屹坚持以高质量党建统领全局,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筑牢“桥头堡”,锤炼先锋队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亲自讲授专题党课4次,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活动,为党员思想“充电”、党性“淬火”,显著提升支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注入“新血液”,焕发组织活力,主导实施“青年干部培养计划”,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选拔培育3名35岁以下的返乡大学生和本土致富能手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其中1人已进入村委班子,有效优化结构,激发干事创业的新气象。 (本报通讯员)
东沙村许志雄:
扎根红色沃土
莆田市卫健委选派的东海镇东沙村驻村第一书记许志雄,自驻村以来,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为纽带、以民生为根本,充分挖掘东沙村红色底蕴与民俗特色,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取得实效,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许志雄深知,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到任后,他迅速将加强党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协助村党支部严格落实学习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累计开展专题学习29次,为支部党员讲授党课3次。同时,积极落实“机关+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精准对接派出单位莆田市卫健委和东沙村党支部,共同梳理东沙村发展思路,协调双方共同制定村庄产业发展规划。在优化队伍建设方面,今年以来,共发展预备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培育村级后备力量3名,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筑牢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埔柳村张逢付:
三驱激活振兴梦
莆田市司法局选派至华亭镇埔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张逢付,自任职以来,始终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立足村情实际,坚持抓党建聚合力、强产业促增收、夯基础惠民生,精准施策、实干担当,为埔柳村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驻村伊始,张逢付就明确了“党建强则乡村兴”的工作思路,将建强村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常态化“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参加主题党日活动10次,上党课1次,将党的理论与政策方针转化为党员心中的共识与行动上的自觉。重视党员发展与后备培育,驻村期间培育年轻后备力量6名,转正1名优秀党员,接收1名预备党员,优化村党组织年龄结构,提升村干部队伍中年轻人才储备。同时,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党员在兰亭农场、育苗基地等5个项目中协调土地流转、发动群众力量,通过“党员责任岗”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后塘村黄屹:
实干担当绘蓝图
莆田学院选派至华亭镇后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黄屹,自任职以来,始终牢记职责使命,聚焦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紧扣“党建引领、民生实事、产业增效”三大重点,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绩撰写新篇。
黄屹坚持以高质量党建统领全局,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筑牢“桥头堡”,锤炼先锋队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亲自讲授专题党课4次,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活动,为党员思想“充电”、党性“淬火”,显著提升支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注入“新血液”,焕发组织活力,主导实施“青年干部培养计划”,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选拔培育3名35岁以下的返乡大学生和本土致富能手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其中1人已进入村委班子,有效优化结构,激发干事创业的新气象。 (本报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