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潜水科研千次只为守护珊瑚“宝宝”——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珊瑚保育馆研究员郑新庆
  在厦门,有一群珊瑚保育工作者,他们潜入深海采集回小小珊瑚断枝,努力培育珊瑚“宝宝”,探索适宜珊瑚生长的环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珊瑚保育馆研究员郑新庆正是其中一员。
  海洋三所珊瑚保育馆建于2014年,是目前福建省内唯一开展珊瑚保育生物学研究的单位,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大学路的这座保育馆墙体灰白发旧,可推开大门,却是一片五彩斑斓的“热带珊瑚世界”。
  馆内摆放大大小小的玻璃透明缸体,缸内有着形态各异的珊瑚组合,有的像鹿角,有的似蘑菇,它们多数是郑新庆团队自2011年以来陆续采集断枝逐步培育起来的。“你看!这是我们培育的珊瑚幼株,它刚开始只有3至5毫米长,3个月的时间,它就长到近两厘米了。”郑新庆小心翼翼将手伸入缸底,缓缓拿起一颗小珊瑚耐心介绍。
  郑新庆自称珊瑚“育婴师”,通俗点说就是珊瑚“宝宝”的保姆,主要从事珊瑚保育生物学和珊瑚礁退化和适应机制研究。郑新庆与珊瑚的不解之缘始于2011年从厦门大学博士毕业,加入海洋三所珊瑚研究团队,2012年恰逢所里旧食堂要改造为实验室。课题组向所里申请了几间实验用房,开始建设他们的珊瑚保育实验室。
  珊瑚是一种海洋生物,外观上像植物,其实它属于腔肠动物。珊瑚对环境极其敏感,对温度、光度、水流、营养盐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郑新庆查阅大量书籍资料,先后去多地博物馆观摩,并与国外同行交流养殖珊瑚有关的知识。从2011年开始,由最初的一知半解,到摸透技术细节,经历多次的失败和挫折,郑新庆团队最终建立标准化珊瑚养殖和繁育的技术体系,这为室内大规模培育珊瑚提供了可能。
  由于珊瑚对水质、生存环境要求极高,长时间停电、冷水机停机等突发事件可能对培育的珊瑚带来致命的打击。2016年“莫兰蒂”台风来袭,实验室断电好几个小时。恢复通电后,部分鹿角珊瑚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在弧菌等致病菌感染下逐渐白化脱骨死亡。“目前针对这种致病菌感染病没有很好的特效药,只能通过不断微调繁育系统,改善系统内菌群平衡,提升珊瑚抵抗能力。”郑新庆说。
  说起潜水采样的乐趣和危险,郑新庆来了劲儿。“水下珊瑚世界太美了!我2012年第一次潜水,才发现水下珊瑚世界的美丽,这是通过纪录片很难体会到的一种情境,这也让我爱上了潜水。不过,潜水是一个高危的职业。”郑新庆回忆,2019年,他们在做东山珊瑚资源调查时,就碰到突发事件。由于水况很差,能见度低,不经意间,他的脚被渔网的延绳缠绕住。当时没有带潜水刀,那一瞬间,说实话,有一点害怕。好在及时脱掉脚蹼挣脱渔网。“不过,潜水是我们的工作,就像开车一样,是逐渐熟悉的过程,潜水次数多了,技能也就提升了,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就有了。”据郑新庆保守估算,从2012年到现在,他潜水科研1000次以上。
  “越来越频发的异常气候事件,使得珊瑚礁反复遭受气候变化的冲击。希望未来能依托我们的珊瑚保育馆,采用珊瑚有性繁殖和杂交,获得更加强壮、能够抵御气候变化的珊瑚个体,再将之应用到珊瑚礁修复中,使珊瑚礁有更强的环境耐受力。我们不仅要保护珊瑚,还要恢复以珊瑚礁为依托的海洋生态系统,让更多的鱼类可以在珊瑚礁中繁衍栖息。”郑新庆语气坚定。
  (来源:厦门日报 记者:张玉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