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德艺双修 臻于至善
具有民族情怀的教育品牌——行墨堂




中书协注册教师、行墨堂社长郑志敏作品

    ◀中书协注册教师、行墨堂总经理吴盛彬作品

    ▶中书协注册教师、行墨堂财    务总监张巧莉作品

    中书协注册教师、行墨堂总监事吴长存作品

    中书协注册教师、行墨堂人力资源总监吴福州作品

  行墨堂创办于2008年秋,开展专业美术书法篆刻教育培训(含师培)、书法高考教育、研学、专业策展(指导作品创作、印册、宣传、推介等),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教师培训认证基地、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基地、文化部考级基地、中国美术家协会精英营师培基地,获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书法教育先进单位、《书法报》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等100多个官方授予的荣誉称号。
  行墨堂在全国有近200家分社,不以加盟模式开展经营。行墨堂以“德艺双修、臻于至善”的价值观为准则,扶持每一个在传统艺术教育上有社会担当的有识之士;以“办好一个分社、扶持一批学生、经营一份事业”为发展目的,努力做有社会情怀的行墨人。
  在全国有很多行墨堂艺术馆,为学生、书画爱好者、老年人、农民,也为很多专业的艺术家提供服务。也许这样不分高低层次的艺术馆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高大上,但是这样的艺术馆也许最接地气,让很多普通人找到自信与能量,让专业与非专业碰出火花。
  行墨堂从成立至今,一直行走在公益路上,组织专业书法、篆刻、美术老师,深入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公益支教活动累计1200多节课,与公安、武警、部队、地方政府等开展系列活动200多场次,为学生举办书法展60多场。
  行墨堂秉承“一门主学、辅学多门”的教学理念,按照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引导相合适的入门课程,以先培养兴趣后教会学习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传统的文化艺术。
  行墨堂的教学对象覆盖中小学生、高考生、成人、企事业单位内部文化培训等,其教学科目以传统的“诗、书、画、印”为一个整体。教师队伍中具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资格的66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资格的23名、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资格的42名、西泠印社社员资格的6名,行墨堂所有的书法老师均持有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教师资格证书。
  行墨堂致力于书法高考培训,是目前福建省最具影响力的书法高考教育品牌,自办学来连续十多年连年专业合格率达到100%。办学十多年来,行墨堂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开大学、天津美院、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云南艺术学院、海南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书法专业输送大量学生。
  行墨堂内部专门成立了书法教育基金会,每年为书法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家庭贫困的书法高考生,给予1000元到3000元之间不等的扶持,并为优秀的毕业生安排工作。
  行墨堂为每一位入职的书法教师安排量身定制的师资培训项目,在书法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提升、艺术交际上给予考虑安排。行墨堂鼓励教师创新发展,通过教学技能提升、精彩教案分析等形式,让每一位教师更好地成长。
  十年多来,广大教师通过行墨堂的平台参加专业的师培、笔会、高研班、国展班等,有11名教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5名教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近120位教师加入省级美术家、书法家协会,238名教师获得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教师资格证书。
  行墨堂有内部刊物、总社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电子商务中心等宣传平台,为全国广大的书法艺术家提供策展、出作品集、宣传推介等系列服务。
    行墨堂记
  岁属戊子,时维三春,杨花飞雪、惠风和畅,其时也,余自京枢返梓,偶得余闲,偕诸友复览乡中之胜,重登睡牛之山,行来未几,忽见一佳境,地处半山间,纵横十数丈。群山环复,翠峦叠嶂。万木相,七彩生姿。清华竞秀、鸟虫相鸣,若处仙瑶、若闻天籁。间有小湖,形若砚台,水气氤氲,湖中之水潺,犹如行墨其间。
  余向秉承先祖南湖三先生“创湖山书堂,作篇章训子弟,倡诗书,修儒业”之志,以行墨堂继之弘道。夫茫茫兮天地,渺渺兮予怀。行墨者共倡“德艺双修、臻于至善”为训,聚闽中淘金山下,于戊子桂月草创其社,修启立约,广收社友,纷纷秩秩、觞咏留连,入社者日益众。藉行墨之微堂,举雅集之盛事,平生快意,当如是矣!
  噫呼欤,人生于世,白驹苍狗,似水流年,唯觅恒久意义之事而为之,尤觅志同道合之众而共之,盖不负平生怀抱,是以吾等同道诸人,因缘而聚,因聚而友,因友而益,斯情斯谊,愈久弥新。
  行墨既成,斑斓即现。正吾辈勤修书画印艺,博采众长,承古开新,光大传统文化门庭之时也。幸甚若此,不亦快哉! 
  

郑志敏

 
  

时戊子秋月于行墨堂

 
   行墨堂社训:
  德艺双修 臻于至善

  社训语出自儒家经典《尚书》和《大学》,其核心内涵为:书法艺术是实现人、完善人、表现人的一种形式和载体,学习书法艺术首先要学会把自己的一生当做一件最大的艺术去创作,使人生与艺术一起走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