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聚英才强动能创新发展立潮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宁德市蕉城区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坚持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汇集各路精英,广聚天下英才,助力蕉城GDP增速连续四年位居全省83个县(市、区)首位,建成全球知名的“世界工厂”,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城市”。
创新聚才良方招引最急需的“千里马”
蕉城区紧紧围绕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精准发力、精准引才,推动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相融互促。
围绕产业发展引才,坚持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同步规划、产业地图和人才地图同步绘制,聚焦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铜材料等主导产业,“清单式”“精准化”招才引才。以锂电新能源产业为例,近年来共引进认定国家级人才4人、省级人才3991人、市级人才2797人,产业集聚人才的“强磁”效应愈加凸显。
围绕乡村振兴引才,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程,以人才赋能乡村振兴,培养引进一批本领高强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实现乡村振兴和人才资源共享共融。引进了市特支“百人计划”及乡土人才5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040人,推荐选派各级科技特派员166名。
围绕社会事业引才,聚焦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实施名师名医名家培养工程,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育和带头人的发掘培养,让全区社会事业始终保持活力与朝气。建立3家名医“师带徒”工作室、25家名师工作室,引进培养紧缺急需基础教育专业人才、医疗卫生人才65名。
提升用才成效搭建人尽其才“大舞台”
蕉城区全面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平台载体,深化体制改革,让广大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做强人才创新平台,释放人才载体叠加乘数效应,建成国家级大黄鱼育种中心、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级创新平台12个。推动新能源、水产等企业与48个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实现高校各类创新要素与蕉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互补。
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建立“企业推荐评定,政府认定奖励”机制,最大程度赋权企业开展人才自主评定,充分激发释放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以新能源两家龙头企业为例,近年来共认定锂电新能源产业高管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企业骨干6820人,奖励津贴达8000多万元。
大力支持创新创造,拿出最好的资源,提供最强的支持,激励广大人才尽情施展才华、释放智慧,推动建成各类高新技术企业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建立大学生创业联盟平台,发放创业津贴800多万元,全区在册大学生创业项目达385个,入选省市级创业资助项目数量及金额均居全市首位。
优化留才生态打造爱才敬才“安居地”
蕉城区坚持以优质的服务打动人、以积极的政策留住人,让广大“千里马”在蕉城这片创新创造的热土竞相奔腾。
尽心服务人才,实行“专窗受理、专员办理”模式,建立“互联网+”人才服务机制,搭建“一站式”便捷服务平台,建成“人才驿站”26家,发放三都澳英才卡1070张,为人才提供“保姆式”“个性化”服务。
用力落实政策,出台《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十条措施》,人才专项经费逐年递增,争取省市人才补助3.7亿元,发放区级人才补助5000多万元。对人才配偶安置、子女就学、购置住房等给予政策倾斜,接收解决人才子女入学457名,安置人才配偶就业10人,有效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开展特色活动,根据人才需求,提供休闲娱乐、婚恋交友等个性化“软服务”。比如,针对人才假日休闲需求,推出霍童溪线、沿海线、宁古线3条山海旅游精品路线;针对人才婚恋交友需求,每月定期举办不同主题联谊活动,促成人才安家落户近百对。
党建育才凝心建设红色动力“加油站”
蕉城区坚持党管人才不动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凝聚人才工作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把党建“引领力”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把党员人才聚集到技术攻坚一线,成立各类党员先锋岗100多个,接收发展党员1254名,其中硕博学历、部门骨干人才占比达78%。
深化领导挂钩,建立区领导挂钩联系高层次人才代表制度,常态化开展“鲜花赠人才、节日送祝福”活动,帮助各类人才解决实际困难,让广大人才在蕉城顺心工作、安心发展、舒心生活。
营造浓厚氛围,定期开展优秀人才评选,积极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容才的浓厚氛围。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蕉城区将以更强的担当、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努力打造各路精英向往的创业天堂、天下英才汇聚的创新沃土,为建设“五高五美”现代化新蕉城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通讯员 黄葵)
创新聚才良方招引最急需的“千里马”
蕉城区紧紧围绕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精准发力、精准引才,推动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相融互促。
围绕产业发展引才,坚持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同步规划、产业地图和人才地图同步绘制,聚焦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铜材料等主导产业,“清单式”“精准化”招才引才。以锂电新能源产业为例,近年来共引进认定国家级人才4人、省级人才3991人、市级人才2797人,产业集聚人才的“强磁”效应愈加凸显。
围绕乡村振兴引才,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程,以人才赋能乡村振兴,培养引进一批本领高强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实现乡村振兴和人才资源共享共融。引进了市特支“百人计划”及乡土人才5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040人,推荐选派各级科技特派员166名。
围绕社会事业引才,聚焦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实施名师名医名家培养工程,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育和带头人的发掘培养,让全区社会事业始终保持活力与朝气。建立3家名医“师带徒”工作室、25家名师工作室,引进培养紧缺急需基础教育专业人才、医疗卫生人才65名。
提升用才成效搭建人尽其才“大舞台”
蕉城区全面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平台载体,深化体制改革,让广大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做强人才创新平台,释放人才载体叠加乘数效应,建成国家级大黄鱼育种中心、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级创新平台12个。推动新能源、水产等企业与48个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实现高校各类创新要素与蕉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互补。
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建立“企业推荐评定,政府认定奖励”机制,最大程度赋权企业开展人才自主评定,充分激发释放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以新能源两家龙头企业为例,近年来共认定锂电新能源产业高管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企业骨干6820人,奖励津贴达8000多万元。
大力支持创新创造,拿出最好的资源,提供最强的支持,激励广大人才尽情施展才华、释放智慧,推动建成各类高新技术企业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建立大学生创业联盟平台,发放创业津贴800多万元,全区在册大学生创业项目达385个,入选省市级创业资助项目数量及金额均居全市首位。
优化留才生态打造爱才敬才“安居地”
蕉城区坚持以优质的服务打动人、以积极的政策留住人,让广大“千里马”在蕉城这片创新创造的热土竞相奔腾。
尽心服务人才,实行“专窗受理、专员办理”模式,建立“互联网+”人才服务机制,搭建“一站式”便捷服务平台,建成“人才驿站”26家,发放三都澳英才卡1070张,为人才提供“保姆式”“个性化”服务。
用力落实政策,出台《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十条措施》,人才专项经费逐年递增,争取省市人才补助3.7亿元,发放区级人才补助5000多万元。对人才配偶安置、子女就学、购置住房等给予政策倾斜,接收解决人才子女入学457名,安置人才配偶就业10人,有效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开展特色活动,根据人才需求,提供休闲娱乐、婚恋交友等个性化“软服务”。比如,针对人才假日休闲需求,推出霍童溪线、沿海线、宁古线3条山海旅游精品路线;针对人才婚恋交友需求,每月定期举办不同主题联谊活动,促成人才安家落户近百对。
党建育才凝心建设红色动力“加油站”
蕉城区坚持党管人才不动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凝聚人才工作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把党建“引领力”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把党员人才聚集到技术攻坚一线,成立各类党员先锋岗100多个,接收发展党员1254名,其中硕博学历、部门骨干人才占比达78%。
深化领导挂钩,建立区领导挂钩联系高层次人才代表制度,常态化开展“鲜花赠人才、节日送祝福”活动,帮助各类人才解决实际困难,让广大人才在蕉城顺心工作、安心发展、舒心生活。
营造浓厚氛围,定期开展优秀人才评选,积极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容才的浓厚氛围。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蕉城区将以更强的担当、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努力打造各路精英向往的创业天堂、天下英才汇聚的创新沃土,为建设“五高五美”现代化新蕉城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通讯员 黄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