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上接1版)
  去年,屏南县四坪村的柿子树带着老村“火”了一把。土墙黛瓦,老树古村,暮霭沉沉,炊烟袅袅,成片柿子树上挂满红果,如诗如画。“四坪喜柿”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最高峰时古村单日车次8000辆左右,人数3万人以上。
  这一次“出圈”的成本竟不过三万元。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潘家恩是这次“爆款”的主策划之一。“以前村里的柿子到季就摘,这次我们提议乡属国企和村集体花三万包下柿子,留在枝头,结果把旅游旺季延长了三个月。”潘家恩介绍。
  2017年,户籍人口400多人的屏南县四坪村常住人口已不足20人。潘家恩说,“我们眼里的田园‘是净土’,但在村民眼中‘净是土’。”
  在屏南,有不少昔日的“空心村”,如今已成了不少理想主义者建筑梦想的“天堂”。一定程度上说,屏南一次次将舞台“让出”的信任,将人才与土地紧紧相连。
  2015年,艺术家林正碌带着艺术理念敲开屏南县政府的大门,提出免费教农民画画。这个多次碰壁的“梦想家”得到了屏南县的支持,公益艺术教学在龙潭村起步。
  在林正碌的带动下,扛了一辈子锄头的村民拿起画笔,开始了对美的描摹,从而变得自信、开放。
  2017年,屏南县成立了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指挥部,林正碌担任村落文创产业总策划。敞开胸怀“听劝能改”的老村,成了实干家们的“试验田”。
  “三农”专家温铁军、复旦大学教授副教授张勇、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子劲、艺术家程美信等团队陆续引进,对多个“空心村”进行了整村改造。
  业内“大咖”出手,使古村活化,人才纷至沓来。怀着田园梦的实干家在这片“试验田”中大展拳脚,改造古厝,引进业态,村子“活”了,百业更新。
  不拘一格脚踏实地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宁德,‘人才’的范围没有身份的局限。”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赵月枝在“宁聚英才·智汇闽东”人才活动周上提到自己的观察。
  “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的人才观下,宁德推行了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机制,有乡土情怀、志愿服务乡村的社会各类人才能以“特聘指导员”的身份参与乡村建设。
  在“特聘指导员”这个人才济济的队伍中,不但有林正碌、潘家恩这样的艺术家、学者,也有率先在电商、乡创领域摸出门道的乡村主播、返乡能人、团队带头人。
  据统计,目前宁德共选聘特聘指导员559人(团队),服务范围覆盖120个乡镇784个行政村。他们中近七成为体制外人士,约一半非本地户籍,大学本科以下学历也有近三成。
  特聘指导员们往往通过项目领办、组团帮扶、订单服务、校地合作、定期研讨等形式,为驻点村庄提供民生保障、技术指导、策划运营、品牌打造等方面专项指导,扎扎实实用项目说话。
  屏南“乡村+文创”、霞浦“摄影+民宿”、福鼎“白茶+旅游”等一批乡村新业态如雨后春笋冒出,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
  为鼓励特聘指导员们多干实事,宁德推出“揭榜挂帅”项目支持,量身定制专属金融服务,为指导员们提供授信贷款,以解决创业创新中的投融资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本地村民在火热的干事氛围中受到熏陶,成为善思考、能成事的“草根”人才。他们重新审视脚下的土地,与“新村民”们一起把田园“琢磨”出味来,创造乡村的多元价值。
  龙潭村的老木匠们集体“出山”,参与“古村落保护计划”,以传统技法重修记忆中的榫卯古厝;身有残疾的村民沈明辉成了小有名气的农民画家,卖画、参赛、教画,生活有滋有味;福建农林大学毕业的江思林成了“新村民”,把生态农业的试验室落在田野,领着村民开荒复垦,试水农文旅融合项目,创收数十万……
  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探索下,普通人成为乡野主人公,曾经寂寥落寞的“空心村”成了热气腾腾的奋斗舞台。
  “弱鸟”涅槃,人才,让宁德蝶变腾飞。
  (通讯员 林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