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华亭镇 好班子带出好村子
  本报讯2014年,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五云村被列入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村。现如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五云村党支部积极实施拆旧复垦、新村建设、村庄整理等财政补助项目,扎实推进“幸福家园”试点村建设,从特色果品和乡村生态旅游两方面齐发力,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实现了“贫困村”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跨越式蝶变。
  强化组织建设,夯实战斗堡垒。聚焦打造本领过硬的村级班子队伍,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参与“练兵比武暨头雁提升”行动,通过晾晒比学持续锤炼本领,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学习培训、现场观摩等,不断提高村干部带头致富能力。积极摸排优势人才,着力培养后备高素质、高文化、高能力干部,村党支部深入挖掘3名致富能手、1名技术能手,并号召村内挂钩民警、小学老师、乡村医生、返乡大学生等组成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服务队。结合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五云村进一步延伸党组织服务触角,设立4个网格党支部、确定16名党员联系户,推动党的领导在基层末端坚强有力、畅通有效,为乡村振兴发展夯实组织基础。
  探索农旅融合,解锁振兴密码。充分利用农业禀赋,找准晚熟龙眼特色果品发展定位,以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出发点,成功培育出“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品“四季蜜”,打造晚熟龙眼示范基地,实现年产量达6000斤,年创收约15万元。创新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三方联结机制,领办“五院岭”花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置农副产品展厅,推广销售时令鲜果、手工线面等,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该做法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的肯定,并被推荐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大讲堂”栏目播放。为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村党支部先后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建设官帽山公园、农家乐、玻璃滑道等一系列乡村旅游项目,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五云村从贫困落后的山区村,逐渐蜕变成远近闻名的乡村游“网红村”。
  长效管护设施,筑牢发展根基。为保持各类基础设施的完备度、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五云村成立基础设施管护领导小组,按照“谁使用、谁管护”原则明确管护主体。采取“村财聘用+公益性岗位补贴”方式,聘用公益性岗位、污水管理员、自来水厂管理员、保洁员等,张贴管护责任公示牌,将管护职责明确到人。同时成立监督小组进行日常巡逻,并将公共基础设施的巡查、报修等工作纳入网格长、单元长职责,若出现损坏、失管现象及时反馈协调。此外,村党支部每年预留出集体收入约三分之一部分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金,实现人员管理有报酬、损坏维修有资金,消除了“有钱建、无钱管”的隐患。
  坚持共建共享,涵养文明乡风。五云村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整合便民、养老、医疗等各类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小微权力监督功能作用,采用“线上+线下”服务方式,做到“民需我有、民呼即办”,得到群众一致好评。每季度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乡村治理工作,提升基层组织的服务和治理能力。积极开展“美丽庭院”、“五好家庭”创建行动,提高村民爱护公物和卫生保洁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管护氛围。同时,引入“积分超市”机制,由微信平台发布志愿活动招募,鼓励各网格党小组自主报名,通过计分标准公开、积分排名公开、兑换规则公开,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凝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通讯员 城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