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打造柔性引进高校人才新平台
泉州接收清华大学博士生开展社会实践
  本报讯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泉州市2025年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来泉社会实践座谈会上获悉,今年共有8名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来泉开展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泉州市与清华大学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泉州基地,是纵深推进人才“港湾计划”,实施人才人口“双增”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将打造柔性引进高校人才的新平台,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吸引更多高校人才资源向泉州集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力度,2024年泉州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续签协议,并在清华大学设立“泉州英才奖学金”,奖励学业成绩优秀、科研创新能力突出、热心参与社会实践的研究生,以支持清华大学教育事业发展,鼓励学子们不断进取、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2016年以来,泉州市累计接收148名清华博士研究生来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建材、水利工程、石油化工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解决技术难题85项,申请专利21项,树立了校地合作的良好典范。此次8名清华学子将分别到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金鹿日化股份有限公司、永春县生态文明研究院、国家燃香类产品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等单位进行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涉及项目包括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管理系统设计、驱蚊配方研究、香塑防霉防水技术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制定等。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把所学知识带到地方,与企业一起探讨解决发展存在问题,服务泉州高质量发展。”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研究生赵浩刚告诉记者,“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才来到泉州工作生活。” (特约记者 吴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