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镇 从“零”到“盈”破茧蝶变
本报讯 今年以来,城厢区委创新启动“强村带弱村”党组织结对共建行动,灵川镇硋灶村成为首批试点。
该位于城厢区东南部,红色资源丰富,是典型的革命老区村。过去的硋灶村由于缺少特色产业、人口外流等原因面临发展困境,曾被列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名单。今年与霞林街道坂头社区组成“搭子”以来,围绕“组织共建、人才共育、产业共谋”三大主题,探索一条精准赋能、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组织跨村联动。建立“双向挂职”机制,硋灶村与坂头社区党组织书记互挂副书记职务,通过实践帮带,有效提升硋灶村“两委”干部的治理与带富能力。自结对共建以来,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党课联讲等活动2场,进一步为“弱村”党组织强基提能。
人才跨村联育。推行双向交流学习与“导师帮带”机制,硋灶村选派骨干力量赴坂头社区跟班学习,坂头社区部分骨干前往硋灶村下沉指导3次,在项目一线等实战中手把手帮带,着力培育带头人、致富能手和后备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产业跨村联谋。坂头社区发挥“强村”资源优势,为硋灶村量身定制3个增收项目。其中“飞地经济”之利清停车场项目于7月9日正式运营,预计每年可为硋灶村增加村财收入10万元;“光养结合”项目正在策划设计,建成后预计年增收8万元;“十里风光带”项目正在招商,落地后预计可为村财增加15万元收入。
从“软弱涣散”到“项目落地”,从“零收入”到“有账入”,硋灶村的蝶变是城厢区“强村带弱村”党组织结对共建行动的生动实践,成效初显,振兴可期。
“ 以前愁发展没路子,到现在有方向、有项目、有盼头!”硋灶村党支部书记林杰感慨道。如今,在组织共建的强大牵引和产业项目的持续带动下,这个革命老区村正甩掉“ 薄弱”帽子,在强基固本、产业兴村的振兴大道上加速前行,一幅充满活力的发展新图景正在青山绿水间铺展开来。
(本报通讯员)
该位于城厢区东南部,红色资源丰富,是典型的革命老区村。过去的硋灶村由于缺少特色产业、人口外流等原因面临发展困境,曾被列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名单。今年与霞林街道坂头社区组成“搭子”以来,围绕“组织共建、人才共育、产业共谋”三大主题,探索一条精准赋能、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组织跨村联动。建立“双向挂职”机制,硋灶村与坂头社区党组织书记互挂副书记职务,通过实践帮带,有效提升硋灶村“两委”干部的治理与带富能力。自结对共建以来,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党课联讲等活动2场,进一步为“弱村”党组织强基提能。
人才跨村联育。推行双向交流学习与“导师帮带”机制,硋灶村选派骨干力量赴坂头社区跟班学习,坂头社区部分骨干前往硋灶村下沉指导3次,在项目一线等实战中手把手帮带,着力培育带头人、致富能手和后备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产业跨村联谋。坂头社区发挥“强村”资源优势,为硋灶村量身定制3个增收项目。其中“飞地经济”之利清停车场项目于7月9日正式运营,预计每年可为硋灶村增加村财收入10万元;“光养结合”项目正在策划设计,建成后预计年增收8万元;“十里风光带”项目正在招商,落地后预计可为村财增加15万元收入。
从“软弱涣散”到“项目落地”,从“零收入”到“有账入”,硋灶村的蝶变是城厢区“强村带弱村”党组织结对共建行动的生动实践,成效初显,振兴可期。
“ 以前愁发展没路子,到现在有方向、有项目、有盼头!”硋灶村党支部书记林杰感慨道。如今,在组织共建的强大牵引和产业项目的持续带动下,这个革命老区村正甩掉“ 薄弱”帽子,在强基固本、产业兴村的振兴大道上加速前行,一幅充满活力的发展新图景正在青山绿水间铺展开来。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