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福州市总工会: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
  本报讯 近年来,福州市总工会探索创新,通过“四维赋能”模式,全面提升工会干部综合能力,为福州工运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福州工会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内容,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等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课程。组织干部前往林祥谦纪念园、潮江楼、闽江红色航线等工运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让干部们在革命历史的熏陶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政治素养,确保工会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专业提升,增强业务本领。改变以往“大锅饭”式培训,深入基层调研,收集工会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根据调研结果,针对不同部门和各级工会的需求,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职工权益维护、工会经费管理等领域设计课程,开展研讨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教学活动。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集体协商技巧等,组织专题研讨,引导干部深入思考;设置职工劳动争议调解、工会换届选举等模拟场景,让学员在模拟实践中熟悉工作流程,锻炼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实地观摩学习,走进先进企业工会,亲身感受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
  实践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把基层锻炼作为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选派干部赴基层蹲点服务,在一线了解职工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升群众工作本领和调查研究能力。开展工会机关干部进企业活动,干部职工每人联系1家民营企业,要求定期走访企业,与职工面对面交流,收集意见建议,帮助企业工会解决组织建设、职工活动开展等方面的问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提升服务职工的水平。
  数字赋能,创新工作方法。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帮助干部掌握新媒体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利用“ 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网”“闽工干训”“福州数智工会”等平台,通过线上课程学习、案例分享、在线答疑等,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干部随时学习最新的工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利用大数据分析职工需求和工会工作成效,为制定政策、开展活动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工会工作精准化、智能化发展,提升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通讯员 曾文铸)